2)104_穿越六零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定下,顺便还加上两个新品种——杏鲍菇跟白玉菇。

  这是席宝爸爸新加入的两样蘑菇,因为西岐村建立的太阳能烘房周转量有限,这老品种全部增产的情况下,烘房能赶得及烘干那些老品种就不错了,新品种菇子根本没发加入进去,所以只能卖新鲜的或者是直接晒干的。南城只收烘干的,这上好的新品种,也只能销给镇上的小供销社了。

  几个供销社商议之后,要求低价的平菇、草菇产量在年前的基础上,再翻倍。

  而新品种菇子虽然口味更佳,但价格摆在那,新鲜的菇子都要三毛钱一斤。这时候,新鲜猪肉,带肉票去买,也就七毛钱一斤,这没有晒干的新鲜菇子,卖到三毛,可不是一般家庭能经常购买的,所以他们不想收购太多。

  新培育的白玉菇、杏鲍菇,生长期分别是一个月、一个半月,席宝爸爸依然是按照生产线划分方式,控制菇子的出货期,保证是半个月出一批货。这两种菇子都是空间优化品种,在不堆积的前提下,能放八到十天,他们半个月出一次货也就差不多了。

  一餐饭之后,他们各自签了合同,草菇、平菇总体收购量再翻倍,也就是每天都要出三千斤,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产值了,这些将由红茵镇供销社统一收购,然后平均调拨到另外几个镇子的供销社去;新出的白玉菇、杏鲍菇每十五天收购一次,每批收购两千斤白玉菇、两千斤杏鲍菇。

  三伯今年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但因为家里有书记、有文教助理、有大队长,还有饭前饭后议事的习惯,所以他对村里大事也算门儿清。

  “老头子都跟人签合同了,当然要翻倍生产。”他这是回答席宝之前那个问题,“再说了,你孙伯伯不是又改良了烘房、蘑菇架子么,明年会用新的作业方式,比之前那个轻省一点,再加上还有知青们帮忙,能忙的过来的。”

  其实不止是跟蘑菇相关的东西被改良了,就连普通地里,也多了好些方便好用的农具,大家做完同样多的事情,耗费的时间、体力都大大减少了。

  席宝的太爷爷就是算过村里的这些状况,才会跟那些供销社签合约的,不然签了合同供不上货,那可就成了一个大坑。

  “能忙的过来就好,我是怕大家太累了,钱这玩意,赚到的够用就行了,没必要太拼的。”

  三伯听席宝这么说,挑了挑眉,“哦,你觉得钱够用就好?可我怎么听你爸说,就是你先提出来要赚钱,你爸才开始研究这些蘑菇的?”

  “……”席宝在躺椅上翻了个身,无语望苍天,“我就是说了,希望咱家能成为万元户,按照去年的赚头,咱家顶多十年就可以攒到一万块了吧。”

  三伯愣了一下,“你爸还愁着呢,他以为你想一两年内让全家赚上一万块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