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高丽来朝?”

  明远坐在酒楼上问苏轼:“高丽是第一次向我大宋朝贡吗?”

  苏轼点点头,放下手中的酒盏,抬头看看明远的表情:“远之,我知你因何好奇。”

  那是因为,高丽与宋境之间,没有直接接壤的土地。高丽是辽国的邻国。长久以来,高丽因为担心触怒辽国,向来不曾向大宋朝贡。熙宁四年这是多年以来的头一回。

  “这是……本朝愿意联合高丽,牵制辽国。”

  明远一步步地推想。

  “但若叫辽国知道了,岂不责难我大宋?”

  苏轼望着面前认真思考的明远,露出狡黠的神色,仿佛在说:迄今为止你说的都对。

  “所以!”

  明远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高丽朝贡走了杭州港。”

  原本也可以走密州的港口。

  但大宋与高丽都不希望那个“讨厌的邻居”知道他们之间的往来,因此高丽来朝见大宋天子,走了杭州港。

  “另外就是,”苏轼将他在朝报上看到的信息透露给明远做补充,“如今与高丽往来的海商,以福建林氏船只最多,规模最大。听说林氏与高丽王室甚至结有姻亲。这次高丽来朝,应当也有海商的功劳在里面。”

  “嗯!”

  明远点起了头,对这个时空的海商更多了些认识——甚至能够影响一国的外交政策。

  “不过,高丽使节来我大宋,竟会带这么多使臣的吗?”

  明远望着窗外运河上一条接着一条,没完没了的船只。那些船只的船头上,大多站着一个个身穿吏员袍服的男人。从他们的装束来看,更像是宋境的官吏,但是从那鼻孔向天的架势看,明远又很怀疑他们也是高丽人。

  “那些不是高丽使臣。”

  苏轼也看了一眼,唇角的笑容转为讽刺。

  “那些是使臣的押伴,原来是本路的库管官。竟然一起跟着到杭州作威作福来了。”

  明远吃惊不小:感情他看见的那些,眼高过顶,对同胞不假辞色的,竟然是本国人,是负责陪伴高丽使臣一路进京的“陪伴客使”。

  “大约也是借着高丽首次朝贡的名头,觉得自己陪伴的是外国特使,因此看不起州郡官员。他们那腰板儿,要到了汴京,看见汴河上那座虹桥了,才能哈得下去。”

  明远听见,便觉得苏轼挖苦起人来,也是相当的不留情面。

  “不说这些无关之事了。”

  待到酒楼跟前高丽使节的船只走完,苏轼便把话题岔开。

  “明日府学放假,远之,你何不去接了端孺,然后上我这儿来,我们一起去逛逛杭州城里的瓦子!”

  明远:对,逛瓦子也是一件要紧事。

  他还惦记着要将京中朱家桥瓦子的一部分“新式杂剧”剧组请来,与当地的瓦子“切磋交流”呢。

  话说杭州城就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的发生地之一,不知在这里上演《白娘子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