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荀镇东巡行二州(三)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想到这里,荀贞说道,“今虽乱世,但不会总是乱世,仗,总有打完的时候,经学儒生,於战乱之际,虽上不得战场,然教化生民,最重要的是,当太平重现之时,先圣之学……”

  话至此处,荀贞心中一动,顿了一下,旋即把思绪收回,先将在说的话说完,说道,“还是要靠他们来传承的,是以,不但郑公,这些求学士子的日常生活你也要照顾好,……他们从外地来到南城,一则居住,二来饮食,这两个方面都得照顾到。这些士子中,应该有寒士吧,可能连饭都不能吃上,你要妥善的加以照顾。”

  华歆应道:“明公放心,我不但交代过南城县令,并且专门派的有人负责此事,就是郡中的文学掾,我叫他每十天半月就去南城看一看,如有士子贫寒,三餐不继,那么就由郡府和南城县寺出钱给养。”

  就像荀贞说的,仗总有打完的时候,文化的传承如何才能保证,从某个方面来讲,这实乃是比打仗更重要的事,所以荀贞这次巡州,於东海巡的第一站便是州学,这到了泰山郡,首先问的又就是郑玄,还有在南城跟郑玄求学的那些士人的情况。

  ——刘表、袁术同在荆州,为何刘表的名声比袁术好?

  一则因袁术自己不争气,纵容兵士抢掠地方,而且有不臣之心,骄横跋;二来便亦正是因为刘表礼重贤士,如今荆州的襄阳一带俨然已经成了江左的一个文化中心,众多北地南下至此的士人和荆州当地的士人聚集於刘表的帐下,谈论文章、研究学术,就是远在冀州的袁绍,还有身在徐州的荀贞,也都早就听闻到过襄阳那里文化气息浓郁的美名。

  退一步讲,便且不说文化传承的长远问题,只说眼下,事实上,儒生尽管不能上战场,可在其它方面,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舆论,舆论是掌控在文化人,换言之,也就是当下的士人们手中的,所以礼敬士人不仅是出於文化的传承,同时对自己的名誉,也有很大的好处。

  荀贞其实是有心把他治下的郯县也搞成一个文化中心,像襄阳那样的,只是现在他还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这边,但如果将来要搞的话,郑玄肯定是必需要请到的一个。

  荀贞将适才想到的东西道出,与华歆说道:“我有数言欲赠郑公。”

  华歆问道:“敢问明公,是何言语?”

  荀贞起身,下到堂中,负手踱步,朗声吟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句话一出,华歆悚然变色。

  只感觉到身上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华歆情不自禁握紧了拳头,跪坐榻上的身姿顿时挺立笔直,他喃喃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荀贞笑而回顾,问华歆,说道:“我欲将此四句赠与郑公,卿以为何如?”

  “郑公如得明公此四句之赠,必视明公为千载知己!”

  何止郑玄,但凡是个有志向的儒生,只要听到这四句话,恐怕任何一个,都会觉得这四句话说到他们的心窝里了,他们或许无法像荀贞这样,把此四句话说出来,但这四句话所讲的四条,正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劳烦卿为我取纸笔来。”

  华歆没有使唤侍吏,亲自离席,奉纸笔与荀贞。

  荀贞转回案前。

  华歆铺纸、墨墨。

  荀贞提笔在手,运气稍顷,脑海中浮现出他前世今生所知所闻的抗元之文天祥、铁骨之李膺等等文臣义士的形象,蘸浓墨,写大字,一气呵成,将此四句写就。

  倒退数步,持笔观之,只见这四句写得银钩铁画,入纸三分,一份浩然正气凛然自生。

  荀贞的书法寻常,但这一幅字写的,他却是非常满意。

  “志才,选吏为我把此幅字送去给郑公吧。”

  戏志才眼前发亮,流连此幅字上,目光不忍稍离,说道:“明公,改日给我也写一幅吧?我要把之挂於壁上,日日观看,足可自勉!”

  荀贞笑而应之。

  且不说郑玄收到荀贞的这幅字后,会是何等的心潮澎湃,昂奋不已。

  只说荀贞巡罢泰山郡,这日离郡,在郡界处与华歆等相别,西北而行,行不过数十里,前边即是青州济南国的历城。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