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 前后中郎四英俊(下)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麻烦。因瑜以为,若纵袁术、郭汜引其主力出南阳、入长安,实只顾眼前由此而易得南阳之小利,不顾长久之远谋也。”

  荀贞问道:“以卿之高见,上策应当是什么?”

  “明公,这上策自然就是不让袁术兵入长安,亦即不可等到他西入长安后再攻南阳,而应当必须赶在此前进攻南阳!且於攻南阳前,还需别遣一部,绕至武关,先扼住其往长安之道。”

  这一番话说完,戏志才、荀彧、郭嘉等人的表情就与刚才不同了。

  荀彧抚须,笑与荀贞说道:“公瑾以弱冠之龄,阿兄辟为从事中郎,不瞒阿兄,我本来是有些疑惑的,却今日闻得公瑾此议,阿兄诚然识人之明,公瑾确非凡俗之士。”

  若把等袁术的主力部队到长安后,再打南阳,视作是只在战术上看到了对己方有利一面的话,那么考虑到为了不免以后的麻烦,而必须要把袁术及其所部消灭在南阳,这就是战略上的高/瞻远瞩了。——当然,战略上的高/瞻远瞩是一回事,能不能付诸实施是另一回事,又必须得荀贞的实力足够强大,能够一口把袁术的主力吃掉,这个战略上的目的才能够得到实现。荀贞他现在的实力毋庸多言,完全能够把袁术及其所部消灭在南阳的。

  对周瑜的回答,荀贞也是相当满意,微笑着转顾戏志才、郭嘉,抚摸颔下短髭,说道:“志才、奉孝,天子才士,非只卿等,江山代有才人出也!”

  戏志才、荀彧都可算是荀贞的同龄人,两人也都三十多岁了,郭嘉的年龄稍微小一点,然亦而立之年,相比之下,周瑜和比周瑜年龄更小的诸葛亮,显是下一代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戏志才摇着羽扇,低声重复了两遍荀贞引用的此句,赞叹说道:“明公此语,好句也!”问郭嘉,笑道,“奉孝,新中郎何如你这个老中郎?”

  郭嘉洒脱一笑,说道:“君已说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明公之此句是好句,新中郎自然也是好中郎。”

  堂中众人俱是大笑。

  得到荀贞、荀彧、戏志才、郭嘉等人的赞许,周瑜神色如常,无有受宠若惊之状。

  却见其裹帻白衣,潇洒於诸俊士中的姿态,荀贞越看越喜。

  荀贞已有打算,既然“一时瑜亮”,空缺出来的另一个从事中郎之职,他便准备授给诸葛亮。

  话到此处,不妨多说一句。

  诸葛亮今年刚刚十五岁,才到束发之年,若辟为从事中郎,年岁是不是小了点?小是小了点,然一则,至少已不是垂髫童子;二者,从事中郎是军府的属吏,聘用权在荀贞,荀贞乐意聘用谁就聘用谁,故荀贞若要辟之,完全是可以的,——当然了,即使辟除权在荀贞,可若把才十五岁的诸葛亮辟为从事中郎,可能还是会引起不小的议论,但这就是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