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6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二)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师卢公?”

  “是。”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名师出高徒,难怪一见足下,便觉足下与常人不同。”故意问道,“辽西公孙伯珪?可是‘昔为人子,今为人臣’的公孙瓒么?”

  公孙瓒之名,荀贞前世有闻,今世也有闻。此人乃辽西令支人,少为郡门下书佐,为人美姿貌,声音洪亮,言事辩慧,郡太守刘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后来,刘太守坐事槛车征,汉律:长吏获罪被征,下吏不得亲近相从,公孙瓒遂改容服,诈称侍卒,身执徒养,亲自驾车把刘太守送到洛阳。案子审过,刘太守依罪当徙日南,公孙瓒决定跟他一块儿去,因为日南瘴气多,怕不能生还,便具豚酒於北芒山上,祭辞先人,酹觞祝曰:“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

  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颍川离洛阳不远,荀贞听说过。

  公孙瓒虽然因为母亲地位不高,出仕的起点较低,但毕竟家是辽西冠族,世为二千石,如今又因“昔为人子、今为人臣”的故事而名扬洛阳,可谓有名亦有家世,刘备显然为有这样一个朋友而感到自豪,不过他与荀贞相似,年纪虽轻,很有城府,“喜怒不形於色”,把“与有荣焉”的情绪克制住,尽量不动声色,说道:“正是。”

  “噢?原来他与足下是同学。”

  “是啊。卢公以病去官,授学缑氏山中,伯珪兄时为郡门下书佐,弃官就读,与备同学,因他年长於备,故备兄事之,直到熹平六年,南夷反叛,朝廷征拜卢公为庐江太守,伯珪兄与备方才各自归家。伯珪兄归郡后,初被举为上计吏,再举孝廉,现为辽东属国长史。”

  刘备从师卢植时才十五岁,比公孙瓒小得多,因此兄事於他,各自归家后,常有书信来往,故而对公孙瓒之后的升迁经过非常清楚,这会儿故作平淡地对荀贞一一讲出,尽管已经尽力掩饰,但是眼里却终究难掩对公孙瓒的羡慕。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