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天下之中洛之阳(上)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不再是归家的百姓,也不见有外来的士人、商贾,反而俱是从城中、郭中逃出的洛阳吏民。

  七里桥外的这道“郭门”本是有兵士驻守的,可眼下从城中出逃的吏民太多,些许兵士压根就管不住,放眼望去,远处的桥上、门里、门外俱是密密麻麻的人头,鼎沸的人声遥遥传来。

  江禽从前头过来,向荀贞请示:“将军,桥门、桥上人太多,不好过,怎么办?要不要我带人先去把他们驱散?”

  荀贞点了点头,见江禽要走,又叫住他,叮嘱说道:“桥下是水,人太多,你不要搞的鸡飞狗跳,免得有人坠河。”

  江禽应诺。

  荀贞传下军令,命三军暂停,由江禽先带人过去清道。

  其实也用不着怎么清道,看到这么几千步骑甲士突然行至,桥上、门里、门外的百姓早就惊乱,过了桥的四散而逃,没过桥、离岸西近的纷纷又逃了回去,只留下桥上的一些,江禽带人过去只不过略微吆喝了几句,便将之悉数驱走,空出了宽阔的桥道。

  守门的兵士可能也逃走了,又或者因见荀贞兵马势众而不敢上前问话,却是在无一人过问的情况下,荀贞率带四千甲士顺顺利利、通通畅畅地穿过桥门,行过桥路,进入了城东的郭区。

  过了桥,离洛阳就只有六七里之远了。

  在这个距离上,洛阳的城门、城墙已可清晰入眼。

  墙高门伟,望之高耸雄壮,已令人惊叹,而尤令人惊叹的,却是城内宫省区的宫殿和门阙,遥望之,也不知是何宫、何阙,远高出城墙之上,明峻挺立,郁郁如与天连。

  如后世的北京城又被称为“四九城”一样,汉世的洛阳亦有俗名,又被称为“九六城”。

  只不过,北京的“四九城”之称指的是北京有四个皇城门、九个内城门,而洛阳的“九六城”之称指的则是洛阳城池的东西、南北之长,洛阳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因此俗称“九六城”,——四面城墙的长度加在一起,周长达二十九里,占地极广,极是雄伟了。

  荀贞、戏志才、钟繇等随中军过了桥,兜马至道边,看余下的部曲络绎渡河。

  许仲、辛瑷、荀成本在军中各部压阵,这时相继来到荀贞马前,询问道:“君侯,前边即是洛阳了,我等是直接入城,还是先择一地驻军?”

  洛阳乃是京都,许仲、荀成不知荀贞的心意,不敢擅自做主,眼见天色已暮,秋冬天短,很快就要入夜了,所以提前过来询问下步行止。

  荀贞转望洛阳,看了片刻,回过头,对他三人说道:“等下我先入城,汝等可於上东门、中东门外择一地扎营,等我军令。”

  无诏书而擅带私兵至洛阳已是不妥,如再无诏书而擅带兵入城则更是不该,——事实上,洛阳十二城门,每门各有一“候”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