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奋武意收黄巾用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曹操则能够以“同道”为召,减少黄巾军的抵触和反抗。

  当今之时,能够主动、清醒地认识到可以从宗教入手,不单纯只是使用武力,而可兼用宗教、信仰的手段迂回招降黄巾军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人而已。

  一个是荀贞,一个是曹操。

  荀贞是因为有后世的见识,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侧身其间,借以其势,遂肇大业,荀贞受此启发,前时乃有压制浮屠,禁汉人出家的政令,以图可得到太平道一定程度上的接受。

  曹操,则全是因为他本人的眼光见识,而所以想到了这一点。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到现在已经九年了,张角兄弟早就身死,最早起事的那些渠帅们也各早亡,前前后后死在汉军手上、或於颠沛流离中饿死、冻死的太平道众不下百万,而如今的青兖之地,却仍有黄巾百万,杀之不绝,此起彼伏,固是有汉室腐败黑暗之因,却也可以此而知太平道在民间的普及程度有多广泛,利用宗教的手段招降他们,不但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提高本身的实力,并且从某种程度而言之,长远来看,这也是借势得拥民心的一种办法。

  虽是不赞同程立话中的这一点,曹操没有当面提出。

  说到底,尽管对程立、陈宫两人,曹操外在的表现都很亲近,让人觉得他是赤心以待,但也只是表现而已,用人的手段罢了,论及真正的信任,他两人都不如鲍信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陈宫比不上,程立也比不上。

  这不能说是多疑,而是基於事实的谨慎。

  首先,曹操与鲍信相识得时间长,知其忠义的秉性;其次,鲍信一贯的表现在那儿放着;其三,他和鲍信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人才是彼此可托心腹。

  曹操心道:“待与允诚相见,我可与他细议此点。”

  至此,综合鲍信、陈宫、程立以及曹操自己的观点,曹操定下了夺兖及夺兖后的谋划布局。

  简言之,可概括为:杀刘岱,连张邈,倚袁绍之势,得牧兖州,然后诈击济北,先复东平、任城,继收黄巾为用,扩充实力,之后,再观望形势的发展,与徐州抗衡,伺机拓地。

  曹操在东郡困顿已久,怀着将要大展手脚的渴望和杀刘将行前的压力,他辞别程立,从程家出来,请相送的程立回去,翻身上马,带着从卫们返往府邸去。

  丁斐是曹操的亲兵统领,从行在曹操身边,他和曹操是老乡,两人很熟,注意到曹操的神态好像有些异样,他问道:“将军,可是程武不愿应辟出仕么?”

  为保密起见,曹操对丁斐说来程家的目的是为了表彰程立协守东郡的功劳,要亲自征辟程武。听了丁斐此问,他回答说道:“程武博通经典,固是非郡吏可屈。”嘴里说的是程武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