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2章 眼界的重要性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2章眼界的重要性

  “对了,那个穴山小晴,有没有送到先生那里?”朱棣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有没有送到陆家村,给先生当丫环伺候他?”

  “算时间应该到了。”

  “没有。”胡惟庸道,“据中原传来的消息,皇上将倭国女子扣下了。”

  “说是害怕她玷污了先生高洁的品德。”

  “准备在他哪天准备出山之后再送过去伺候。”

  “目前把他安排在稷下学宫学习中原的语言,因为她的语言不通,而且对大明还有恨意,实在是不适合立即送过去伺候先生。”

  “负责教导她的老师,是刘伯温。每天教她琴棋书画,还有语言文化。”

  “嗯。嗯。”朱棣嗯了两声,表示知道了。

  觉得有些扫兴,不能马上送给秦宇,就不能马上体现他的孝心了。

  除了朱棣亲自率领的这支队伍外,其余的五路大军,在倭国也是所向披靡,推进很快。

  大部分倭国的领土,已经被大明军所占领。

  好消息频频传来。

  虽然足利义满已经下了号召令,但真正大规模抵抗的倭军,少之又少。

  就算有抵抗的,也很快就被消灭。

  “估计年底,我们就能彻底征服倭国这片土地了。”朱棣感慨道,“到时候将倭国纳入我们大明版图,大明雄鸡才算真正吃掉了倭国这只肥大的蜈蚣。”

  “禀燕王,石见银矿,已经被我们拿下。”此时,一位统领前来禀报道。

  “另外佐渡矿山,也被豹韬卫指挥使张翼占领。”

  “石见银矿,就在附近。”

  “太好了!”朱棣闻言大喜,对旁边的胡惟庸道,“走,我们亲自去银山看看。”

  ……

  石见银矿。

  整座银山,处于广袤的大山之中,绵延无边无际。

  仅仅是其中一个矿场,就有一千条采矿坑道。倭国这个小岛国之所以有钱,完全依赖于他们的金银储量丰富,两座矿山开采几百年都开采不完。

  他们的储量不仅仅是东方第一,还是世界第一。

  “石见银矿,每年的金银产量是多少?”朱棣向旁边的‘炼银使’宋文康问道。

  “因为大明军士是刚刚接收,所以其他地方的金银产量尚未知晓,石见银矿有多处矿场。”宋文康道,“不过此处的一处矿场,年产量是,金一万公斤,银六万公斤。”

  “据我们的探矿师勘探,预估这座矿山,起码要开采四百年才会枯竭!”

  “开采四百年才会枯竭?太好了!”朱棣闻言大喜。

  “是啊,我们大明马上就要富裕起来了。”胡惟庸道,“倭国没多少耕地,每年粮食出产很少。他们以前就是依靠出口金银,才得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我们抢走了他们的两座金矿银矿,就等于掌握了他们的命根子。”朱棣道,“只要牢牢占据这里,倭国可以任由我们拿捏。”

  “倭国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