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9章 溶洞生物_至高密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落水洞很长,在落水洞里足足前进了几百米,探险者才算进入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小型溶岩缝隙,地面稍有些湿润,表层一层非常清浅的水在缓缓流动。就这个水量,想要接满一矿泉水瓶估计都得半个小时。

  这明显是地下水渗水,如果外面下雨,估计这里的水流就会变大,从这条缝隙的大小可以估算出这里形成时间并不太长,估计也就几百年的样子。

  在喀斯特地形区,地面上的河流百川东到海,地下还有另一套百川东到海。这里作为一座山峰的封顶,估计就是一条地下河的起源地,或者一个支流的源头。

  按照探测结构图的指引,探险者沿着水流方向继续深入地下,探险者在这探索的时候,巡天鹰正在它头顶上不住的盘旋。

  现在巡天鹰的飞行高度已经降下来了,就在小山的上空不住盘旋,探测雷达对准探险者的方位,不停的切换不停的波段,一遍遍的扫描。在这种高精度的探测下,探险者周围的地质结构异常清晰的展现出来。

  “试试超声波扫描!”

  看着探险者在地下的溶岩裂隙中游走,孟阳决定测试一下相关的器官,先看看效果,别到需要用的时候发现不顶用可就坐蜡了。

  随着孟阳的命令,探险者的头部开始发生变化,鼻子的位置上隆起一个凸起,耳朵开始扩张变大,本来的蜥蜴头上开始长出来一只蝙蝠耳朵。

  吱!

  一道人耳完全听不到的声波,呈扇形被发射出去,随后这些声波在周围岩石上不断的反弹、折射、反射,回波被耳朵收集起来,经过各种加工,慢慢将周围的地形勾勒出来。

  对比红外视觉图像和探测结果,这个超声波定位精确度还是不错的,可惜它的工作范围有点短,只能扫描五十米以内的地形,再远就会出现模糊和错误,估计跟地形环境以及距离损耗有关。

  “测试下结构探测。”

  吱!

  扇形声波这次没有向前发射,直接向探险者脚下的岩层发射出去,超声波打在岩石上,大部分反射回来,小部分直接深入岩石内部,不断向下传播。

  声波在岩石内传播,一边传播,一边不停的发生各种折射,大量回波反馈会地表。这些回波被耳朵收集起来,岩石的内部结构和密度变化就被清晰的勾勒出来。

  岩层探测距离只有两米多,超过五米已经完全无法采集到有价值的回波了。

  “开启次声波探测器。”

  超声波指向性非常好,但是次声波正好相反,它很难当做一种主动探测波来用,但它同样有价值。

  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的次声波,这些次声波多数比较微弱,但是大规模的地质活动和气候活动会产生强大的次声波,这些次声波就有了实际的探测意义,可以用来预警地质灾害和气候变化。

  近距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