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7. 康熙颁诏 听到这的时候,不仅是诸皇子……_我的外甥是雍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汤泉,颐养圣躬,太后这边他们肯定尽心竭力。

  康熙欣慰点头,收拾收拾就去了汤泉。

  临行之际,谕领侍卫内大臣等,言说自己回宫之日就有些腿膝疼痛,因为顾念太后病情而勉强忍着。后又受了风寒,再强忍着恐又加重。

  正好这几日太后略微好转,也惦念着他,催促他往汤泉调养,他奉慈命而往。

  约略休息几日之后,便又从汤泉回了畅春园。

  十一月十六日,闻听太后病情愈重,皇上都不待警跸,只领近侍人员从西直门进神武门往皇太后宫问安。

  一连数日,频频动问。

  太医院所有太医恨不得都集聚在宁寿宫,御药房随时向太后敞开。

  只盼着太后能够转危为安。

  做了预知梦的淑宁却知道,素来慈祥和蔼,一辈子安安分分的太后已经走到生命尽头。康熙再怎么着,也是无力回天。

  还因为频繁奔波劳碌,以至于圣体违和,特别孱弱。

  底下皇子与各部官员们蠢蠢欲动,又在琢磨着万一之后,自己与自己身后的势力该何去何从。

  康熙无奈之下,还召见诸皇子与诸臣,好一番推心置腹。

  然而,这才康熙五十六年,梦中那位可是在位六十一载,差点到古稀呢这时节,哪个先乱,哪个先死。

  就

  希望大外甥还记得她那句戒急用忍吧

  淑宁叹,又开始给阿灵阿跟儿子、儿媳们上课。谨守府中上下,只坚定做皇党。不搞拉帮结派,也不做任何人的棋子。

  几日后,康熙果然找诸皇子跟大臣们聊天,然后下了一封长长的诏书。

  言帝王之治,必以敬天法祖为本。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夙夜兢兢,所以图久远也。

  他八岁登基,在位五十余年,今年近七旬啦

  接着就是一顿齿登耆寿,子孙众多,天下和乐之类的自夸,赖宗社之灵,非凉德所能至也。

  再就是感叹,人臣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尤得抱子弄孙,悠游自适。当皇上的却没有这个福气,六爻都不及君主,人君无退藏之地也

  一番他自幼读书,寻求治理。平鳌拜、灭三蕃,亲征噶尔丹。这么多年励精图治,战战兢兢。数十年之功,终于让天下俨然的感叹后。

  就是他今春就颇苦头晕,形渐羸瘦,行围塞外可算好了一点。太后身体违和,他这头晕也复发,越发步履维艰。生怕自己一时不讳,不能悉说心中衷曲。死者人之常理,要当于明爽之时,举平生心事一为吐露,方为快耳。

  听到这的时候,不仅是诸皇子,就连所有大臣都恨不得竖起耳朵。

  就盼着知悉日后谁为皇,谁为王。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又该对谁俯首帖耳,才能继续活跃在朝堂中央。

  然而事实证明,康熙就是不肯给他们个明白。

  只道昔人每云帝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