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孙小郎谋划印纸钞_水浒种地做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闻过纸币用法的裴宣和武松也都不太弄得明白纸币的具体情况,觉得心虚的很,武松问道:“发行纸币就能挣钱吗?”

  “当然可以,自己可以发行货币,可不是能挣钱?”

  他当下便跟众监事介绍起纸币这玩意儿来。

  孙新没有去扯后室,那些复杂的货币理论,直接从本时空纸币的发展过程讲起。

  自从来到大宋之后,孙新就一直有在注意大宋的货币使用情况,专门打听过纸币此时在四川的流行趋势。

  这年代的纸币只在四川一地使用,基本没有出过川,比如之前孙新去辽国和金国做生意身上揣着的是商票,那是类似于股票的高价值物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

  这年代真正的纸币只在四川出现过,而且此时已经是半废止的状态了。

  四川会出现纸币原因也很简单,宋代四川长期没有大的战乱,四川盆地本身就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百姓富足,所以商品经济也十分发达。

  可这商品经济发达便带来了问题,那就是四川当地的铜产量非常少,长江水道的运输主要是用来运物资和特产,如果要从下游大规模的运铜铸币成本就太高了,所以自从四川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当地就一直面临着缺铜钱的困扰。

  粮食,肉类布匹的产量非常高,可是交易之时却没有钱使用,这种情况下逼迫的当地开始铸造铁钱。

  没有来过这个时代之前根本想象不到这年代购物有多麻烦,这个时代百姓们购物喜欢使用铜钱,一贯铜钱足足有十二斤,而铁钱的价格更低,导致与一贯铜钱相等价的铁钱有六十五斤重。

  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购物简直就是锻炼身体一样的了。

  比如说买一头牛需要花费六贯铜钱,换成铁钱就有三百九十斤!

  你要推着三个鸡公车拖上半头牛重量的铁钱,才能到市面上去换成一头牛回来。

  加上铁钱比铜钱还容易生锈,更难以储存,使得川中的商业贸易长期都处于非常困难的状况中。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百多年前的刘小波李顺起义,二人的起义区域就在川渝一带,因为起义军没有武器,所以他们直接把铁钱征收去制造成兵器。

  起义被剿灭的后续影响之一就是使得川中不光缺铜,连铁都开始缺起来。

  在铜钱和铁钱都稀少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有钱去购物川人只能发明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意思就是交换时使用的凭证。

  这年代的人虽然没有像后世的金融学一样总结出各种学术名词,但已经有了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的概念。最早的交子的出现,在后世人看来是非常科学的。

  甲商行卖盐巴,乙商行卖大米,丁商行卖腊肉,乙商行的人想要从甲商行买一贯钱的盐巴,丁商行的人想要从乙商行买一贯钱的大米,而甲商行的人想要从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