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神使的声音_星球博物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喇叭喊话这招,早在吴小清指挥攻城的时候,他就用过一次。

  效果到底怎么样,他事后也跟俘虏们了解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还行,起码能把人吓唬住。

  后来一路上带着大家行军的时候,这个大喇叭也一直被吴小清带着,以他的经验,在这个年代,这个喇叭的作用比一把*还管用。

  中世纪时代战争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不管是行军还是战争状态,信息都比较混乱,因为军事制度还不完善,也没有什么民族主义的认同,一大群人在一起,基本上都是以熟人为单位,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打仗是这样,行军更是这样。这样的小团体对吴小清这个外来者来说,自然是需要首先打破的,不然的话,他们就会组织起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给吴小清的计划添麻烦。

  吴小清亲自接受管理这些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的小团体随即打散,每个人都按编号分饼吃,分饼时给每个管理的士兵一个口哨,大家按照哨声来吃饼。

  这是训狗的方法,但其实用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目的就是形成某种条件反射,所有人都会在听到哨声时,下意识想起服从。

  到了行军的过程中,哨声相比起来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了,一个普通的口哨管理几十个,几百个人,在小范围内,这也许还可以,但要需要管理延绵几公里的队伍,就不太可行了。

  所以吴小清当初就给行军队伍里的许多马车上,安装了高音喇叭,一旦有需要对全军下达的命令,包括停下,启程,这些常规的命令,也有小心,集合这些基础的军事命令,都通过搜救队从喇叭里,发布语音命令。

  这种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关键还能增长他们作为神使的“威信”。

  一开始,每次他们用喇叭喊话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好奇的围着喇叭,似乎是想研究这么小的喇叭,怎么能发出这么大的嗓门,说话的人却又不知道在哪。

  研究不出成果之后,所有人自然把这归于神使的“神迹”。

  到后来,不止是发布命令了,全军的大小消息,全都通过这些喇叭来传播,比如今天全体都要洗澡,今天全体都要吃药,马上要下雨大家准备好雨具……

  一路上走过来,伊利斯人也几乎习惯了被这些喇叭里的声音支配,有喇叭在,大家最起码感觉神使是时刻跟他们在一起的,是关心和注意到他们的。很多伊利斯人的军官也说,这些喇叭起到的效果,比他们原来使用的鞭子和棍棒竟要好的多。

  吴小清他们离开的时候,顺便也把所有的喇叭带走了。

  吴小清和搜救队当时只是想彻底把宗教的因素从这个文明中剔除,减少他们对这个文明的影响。

  但这也产生了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所有人对一路上过来的这种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