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1章 卷五 图穷匕见_这太子,不做也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要的量大,价格自然也就开始疯狂的上涨。

  梁鲁两国的百姓很快就发现,织绨比种地还有搞头!就连两国国君都发现了织绨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毕竟种地才挣多少啊?

  于是很快两国国君就带领两国的老百姓开始疯狂的织绨,那一段时间,梁鲁两国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儿,种桑、养蚕、织绨!

  那几年也确确实实让他们赚取了丰厚的利益。

  可这也让梁鲁两国荒废了耕地,不过这时候他们都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手里拿着真金白银,齐国的粮食还便宜,不过十钱一斗,他们还是赚了的。

  然而,就在这时候。

  管相开始收网了,他先是建议齐桓公不再穿绨料服饰,并下令整个齐国上下禁止再穿绨料服饰,将绨料贬低得一文不值。

  理由嘛,多的是。

  一时间,绨料的价格一落千丈,梁鲁两国损失惨重。

  而这还并没有完,紧跟着,管相建议齐桓公下令,严禁将粮食出售给梁鲁两国。

  梁鲁两国那些年几乎荒废了耕地,齐桓公一声令下,两国马上就陷入了粮食紧张的态势之中。

  不过一年的光景,两国虽然从各地筹粮买粮,但两国的粮食还是在往每斗数十钱的价格飙升。

  哪怕两国国君都意识到了问题,立马开始重农抑商,但还是晚了。

  最终,两国不得不向齐国臣服。

  齐桓公也就是如此,不废一兵一卒,便大破梁鲁两国。

  本王姑且将其称之为,种桑误国!”

  (这个典故是真的,但描述得和历史上略有出处,主要是文言文翻译起来,太他娘费劲儿了……)

  听李承乾说完,普西偌和李勤俭都愣住了。

  他娘的,还能这么玩的么?

  李勤俭甚至都有些理解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会打击商贾了。

  这要是让商贾成了气候,那还不得是一个大祸害啊。

  “这故事怎么和吐蕃要和我们共建贸易口岸的事儿,听起来那么像啊?”普西偌呢喃了一句。

  李承乾一听,笑道:“现在明白了吧,吐蕃,那就是没安好心。

  不过就他们也想算计我大明,呵呵,还嫩了点儿。”

  “还是殿下英明。”普西偌立马说道。

  他可不是在拍李承乾的马屁,而是真就这么想的。

  要知道,若不是李承乾为其解惑,他还真以为吐蕃是给了大明一个天大的机会。

  当然,他不是商贾出身,会沉陷于巨大的利益当中,倒也正常。

  只是吧,这也说明了大明的这些臣子和大唐的那些臣子之间,还是具备着相当大的差距的。

  这要是换做在大唐,都不用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人精出面,随便一个户部郎中估计都能从中看出吐蕃的不安好心。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人的成长总得有一个过程。

  相信经历了这一次后,不管是普西偌还是李勤俭,都会认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