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章 0129【鹿鸣宴与煮玉米】_北宋穿越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获之际,已经入冬了,距离现在还早得很。各位可以先来誊抄农书。”

  众人品尝到煮嫩玉米的美味,还以为这是啥好东西,猜想磨成玉米粉也很好吃。

  估计两三年之后,等新鲜劲过了,有钱人就只吃嫩玉米,不会再去吃玉米粉做成的食物。太过粗糙,口感不好。

  又有乡贤好奇道:“传闻那位朱先生,从海外得来仙粮,可真有遇到过神仙?”

  陆荣笑答:“吾也不知。”

  李含章说道:“晚辈却与朱家父子有交情,朱先生学究天人,万物之理无所不通,那君子茶便出自朱先生之手。便连江南名儒陈先生,还有修道高士薛真人,都被朱先生的学识人品折服。如今二人留在山中,日夜请教朱先生学问。”

  “果真是世间高士!”转运使不禁赞叹,“陈知默(陈渊)与我同乡,陈氏一族在百年前,曾经父子十登科,家学源远流长。陈知默又拜大儒为师,学问更是精进。他甘愿留在山中,向那位朱先生请教,可见朱先生的才德何等广博高远。恨不能当面请教!”

  有一曹官说:“此等高士,漕使应当荐举。”

  转运使摆手道:“不可打扰高士修行治学,其子朱成功都已辞辟,难道朱先生会接受征辟吗?此等世外高人,荣华富贵在其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陆荣说道:“然也。吾与朱先生交往,他闭口不谈经义,就连诗词都藏拙,显然是不想做官。但朱先生也并非避世,他所言所行,皆注重民生。不但在海外求来仙粮,还精于农学一道。听说他为乡下地主管理的水田,亩产能增加两三成,此法也写进了农书里。”

  在场的乡贤闻言大喜,迫不及待想要誊抄农书。

  陆荣反正就是可劲儿的吹,把朱国祥吹得名头越响,玉米红薯的推广就越顺利。

  鹿鸣宴结束之后,转运使单独拜访陆荣:“那玉米和红薯,能否匀些与我?”

  陆荣笑道:“漕使乃有德之人,自可耕种仙粮。”

  转运使说:“玉米一百斤,红薯一百斤,我让家仆带回乡里(福建)。”

  “等红薯收获之后,便给漕使送去。”陆荣心头大乐,新作物可以传到南方了。

  转运使对朱家父子兴趣大增,回到漕衙之后,又把李含章招来,问道:“陈知默真在西乡山中?”

  李含章回答:“已住下数月,每日皆随朱先生治学。”

  转运使好奇道:“陈知默已是名儒,朱先生有何可教他的?难道也是传授农学?”

  “非也,”李含章说道,“陈先生获朱氏父子点播,数月之前便有所悟,欲开宗立派发扬儒学。”

  “开宗立派?”转运使惊骇。

  李含章说:“此派承自《周易》,百姓日用即为道。缘用求仁,以道化用,造福天下百姓而利国家。又有‘我本之论’,以我为矩,以家国天下为方。我之方也,则家国天下方也。此我非小我,万民皆为我。万民若方,家国必方,则国泰而民安。”

  转运使仔细体悟,又开始问细节,李含章尽量解答,但也有些东西说不出来。

  转运使心里藏了无数疑惑,干脆写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到西乡县大明村。

  他是蔡京的人,至少明面上是,在趋炎附势、贪赃枉法的同时,也还有一些学术上的追求。

  就不许贪官上进啊?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