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9章 0204【诱捕】_北宋穿越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铭说道:“把黄庭观的道士都召集起来,我要亲自训诫一番。不在观里的,也都叫回来,立刻!”

  李公作无奈,只得召集道士。

  这些道士都有家庭,每天来黄庭观上班,晚上则回家跟老婆过日子。而且还有轮休,晚上住在道观里的属于值夜班。(全真道尚未兴起,道士可以娶妻生子。)

  算上道观里打杂的,陆陆续续,竟汇聚了一百多个道士。

  甚至还有乡下地主,主动投献土地为庙田,穿上道衣也变成修行者,以此对抗官府的苛捐杂税。

  此时已经天黑,香客皆已离开,朱铭下令道:“邓春,你带人搜身。张镗,你带人搜查道观!”

  搜身自然搜不出啥,但道观里肯定“藏”着东西。

  不多时,张镗就举着火把出来:“相公,搜到几部妖经!”

  “全部带走!”朱铭大怒。

  李公作惊恐大呼:“太守且慢,定是有人栽赃陷害,俺都没见过妖经,哪里会藏在观里?”

  朱铭质问道:“就算妖经是有人栽赃,但你勾结贼寇,霸占周边良民土地,还抗拒官府不愿纳税,这也是别人栽赃的吗?莫要再狡辩,去了州院好生交代罪行吧!”

  一时间,哭喊声震天,道士们涕泗横流,再无半点修行者的风范。

  朱铭又是抓捕盗贼,又是查抄道观,除了立威之外,也是想多弄点钱粮。

  鄄城这边,李家的门生故吏遍布,胥吏勾结起来,故意不征足今年的秋粮,以此逼迫朱铭妥协就范。朱铭不可能凭空变出钱财,只得弄点外快,把秋粮的缺额给补上。

  至于收回的土地,还得想办法分给佃户,原主还在的予以归还。

  绝对不能变成官田,否则遗害更深。

  官田也叫做官庄,派遣吏员做庄监,横征暴敛起来,能逼得佃户全部逃跑。

  鉴于这种情况,朝廷也改变策略,把官田都承包给大地主,再让大地主去招募佃户耕种。北宋末年已有这种政策,到了南宋变得极为普遍。但让大地主做转包人,只比吏员直接管理好一丢丢,也就避免佃户大规模逃亡而已。

  瓠河镇那边分到土地的佃户,还有这边分到土地的佃户,朱铭会承诺三年之内免税。

  但实行起来,只能免去正赋和地里脚钱,吏员会变着法的征收苛捐杂税。

  朱铭只能做到这种地步,至少保证获得土地的佃户,变成主户之后三年内不破产。

  三年之后,他肯定不在濮州了,老百姓就自求多福吧。

  当晚在道观住下,弓手们拿到赏钱,一个个兴奋莫名,翌日带着大量钱财返回城里。

  白胜、张镗和石元公留下来,负责把没收的土地分给佃户,谁在耕种就分给谁。全部给予田契,而且田产过户的免收手续费。这得鄄城知县配合,朱铭要亲自去县衙一趟。

  姚广恕搞明白经过,对此没啥反应。

  王老志早就得罪了蔡京,黄庭观那些道士,都是王老志的徒子徒孙,吃了苦头全都活该。

  一张张田契发放下去,而且特别注明三年免税,瓠河镇那边的农民也补发手续。

  张家被道观侵占的田产,全部予以归还。

  一时间,太守的威名传遍全县,濮州士子更是争相写文章赞誉。

  朱胜非看着州衙门口贴出的告示,喃喃自语道:“此等能吏,今后必为一代名臣。”

  告示内容很简单,勒令濮州四县的知县、县令,着手清查各自辖区内的道观、寺庙。若有妖人,立即捉拿,顺便清理庙田。非法所得庙田,必须归还给田主,合法庙田须得交税,而且还要补交以往的欠税!

  朱铭已经亲自做了示范,县官们知道该咋办,不但能讨好知州,还能趁机捞上一笔。

  这就是突破口,立威之后,朱铭发布的政令才有人听,各地道观才会老实配合,否则县官们必定敷衍了事。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