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_北宋穿越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句,已经批量印刷了好几部。

  这是在占据制高点,蔡京通过掌控王安石著作解释权,用以巩固自己新法领袖的地位。

  接下来,蔡京还要编订《论语》、《孟子》等经典。完全按照王安石的理解,给这些儒家经典标点断句,继而掌控所有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洛阳那边被盯得紧,江南士子也不敢造次。

  但是,已经有大儒从偏远地方下手。他们暗中合作,对儒家经典断句,然后去四川、福建制作活字,估计明年就能印刷出来。这种行为是非法的,因为跟新学断句有冲突,只能在地方上悄悄进行。

  一旦被举报,很可能牵连许多人。负责印刷的书商,至少也是流放罪名!

  反正特别扯淡,就连朱铭都没料到,他改进的活字印刷术,居然是通过党争来加速传播。

  而且接下来几十年,学术争端会愈演愈烈。

  以前没有标点断句,儒家经典都长一个样。有了标点断句,不同学派得打出狗脑子来,都会说对方看的书有问题。

  “相公,俺们来了!”

  几个大明村的村民,拖家带口来到金潭村。

  朱国祥点头说:“来得挺快。我已将金潭村编定保甲,从本地村民当中,选出了四个保长。田三过来做村长,平时解决村民纠纷,但不要管得太严,毕竟你们是来外户,多听听几位保长的意见。”

  “是,俺记下了。”田三忙说。

  朱国祥继续安排:“余勘担任书手,管理钱粮账簿,顺便组建村学,教村里的孩童读书。”

  “是!”

  余勘是孟昭给招进大明村的,一直属于孟昭的副手,现在终于能独当一面。

  朱国祥又说:“刘师道管理造纸场。”

  刘师道是刘师仁的兄长,刘师仁如今跟在朱铭身边做秘书。刘家是大明村识字最多的家族,当然要好生使用,今后朱家父子能做大,刘氏必然兴旺起来。

  朱国祥说道:“邓夏,你负责训练金潭村的村勇。这里人口不多,训练两个鸳鸯队即可,而且他们比较忙碌,操练时间不要跟大明村比。等张广道再弄些百姓过来,慢慢增加村勇人数即可。”

  “俺听相公的!”邓夏兴奋无比。

  灾情结束之后,汉中这边渐渐恢复,也有少数灾民逃进深山做匪寇。

  陕西河东之地,却是遍地盗贼。

  那里太惨了,跟西夏打了好几年,老百姓本来就困难。今年先是旱灾,接着是洪水,然后又遇到大地震接二连三的灾情,让好多百姓都活不下去。

  即便朝廷疯狂招募青壮做厢军,用以补充对西夏作战的兵力损失。但总有些青壮没被招募,也有青壮做了厢军,却受不得压迫而逃走。他们三五成群劫掠地方,还有不少逃进大山。

  张广道走私一趟,至少能带回上百个陕西流民。

  不是不能带回更多,而是粮食撑不住,还得细水长流慢慢移民安置!

  河北才是真的乱,黄河决口,数百万人受灾。大量百姓死亡,没死的也失去生计,官府根本没法管,只能看着遍地贼寇肆虐。

  讲一个冷知识,梁山好汉是在河北壮大的……

  宋江团伙的大部分头领,不管他们老家在哪里,都是先在河北做贼寇。宋江已经开始小打小闹,其初期创业环境,便是黄河泛滥之后的河北,通过流窜作案结识创业伙伴。

  安徽有个叫刘五的巨寇,去年就开始劫掠地方,至今也没有平定,朝廷正在调兵镇压。

  另有大量河北流民,聚集在太行山一带为寇。

  赣南有个刘花三,目前还是小打小闹。再过两年就闹大了,其活动区域,在后世的江西、广东、福建交界地带,那里属于革命老区。

  历史上,朝廷调集几路厢军,围剿两三年才最终平定,覆灭时间比方腊还晚。朝廷开出一万三千贯赏格,另加七品武官身份,就为了能捉住这个刘花三。

  四川蛮夷,也即将再次叛乱。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