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6章 0331【回马枪】_北宋穿越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他不是喜欢弄险之人。如今既然起兵,定是准备充足,汉中肯定快没了。为今之计,立即聚兵北上,充实各处雄关的兵力,防备朱家父子杀来蜀中。”

  “对,对,守住各处雄关!”黄概终于恢复神智。

  前几年,十万泸南夷造反,四川东拼西凑也就一万多兵,还被蛮夷杀得节节败退,从陕西调去三万西军精锐才摆平。

  究其原因,是北宋防备四川过度。

  宋灭后蜀之战,虽然打得很顺利,此后却治理困难。

  宋兵在蜀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孽。纵观历朝历代,就没哪支开国军队,在已附之地如此残暴的。

  这也就罢了,宋初还在蜀地横征暴敛,把四川百姓当成二等公民。

  大宋开国数十年,四川起义浪潮不断,最终酝酿出声势浩大的王小波、李顺起义。

  张镗的祖宗张咏,两度治蜀,剿抚并用,整顿吏治,改善民生,四川这才真正安定下来。

  但从此之后,大宋朝廷一直紧盯着四川。

  北方的厢军,可以把兵器带回家。

  东南的厢军,虽然在操练之后,需要把兵甲归库,但至少用真兵器训练。

  唯独四川的厢军(挨着蛮夷的州县除外),即便是日常操练,也必须用木枪、木刀。

  极有可能,伱在四川当一辈子兵,到死都没见过真兵器!

  民间兵器也管控极严,曾有大臣建言,禁止川中百姓使用朴刀。这玩意儿想要禁绝,就得把柴刀、镰刀全部禁了,幸好皇帝智商在线没有同意。

  黄概火速召集厢军,又让各州县征募乡兵。

  他手下的主力,就是那些用木刀木枪训练的厢军士卒……

  ……

  汉中。

  褒城县最先被攻克屠申离城还有十余里,县令就率先弃城跑路,带着亲随和财货从褒斜道而走。

  徐敷言安排在那里的守军,眼见当官的都跑了,干脆利落的举城投降。

  西县稍微费了些功夫,县令居然非常硬气,亲自登城参与防守。又让城中富户摊派钱粮,给守城军民发赏鼓劲,一时间搞得士气高昂起来。

  李进义让士卒抬着小船,护送弓箭手到城下。

  他采用石元公的计策,写了几十封离间劝降信,从各个角度射到城里,信中故意提到几个富商的名字。

  于是气氛有些紧张,县令主动召集富商谈话,说自己绝对不会中离间计,暗地里却派人监视那些富商的住宅。

  富商们被架在火上烤,还遭县令摊派钱粮,又担忧贼寇破城。

  紧接着,李进义又去射箭投书,让城中富商举火为号。

  西县县令终于绷不住了,下令把几个富商连带嫡子,全部抓起来软禁在县衙。并对富商的家属说,击退贼兵就立即放人,若有异动便格杀勿论。

  李进义苦等几日,城中毫无异动,于是下令撤兵。

  一撤三十里,都快撤到兴元府城了。

  西县县令派人打探,发现贼兵真的已退,终于放下心来。他叮嘱将士轮番守城不要有任何松懈,自己则回县衙好生休息。

  这位县令挺不容易的,一直精神紧绷,连睡觉都在城头,如今总算能够歇歇。

  而那些守城的军民,虽然得到命令轮番值守,却全都放松警惕趁机偷懒,他们这些天同样紧张坏了。

  三十里外。

  李进义让杂兵看守辎重,对仅有的二百精兵说:“放下藤甲、狼铣和盾牌,带上竹飞梯,今夜随我杀回去!”

  船上的辎重被搬下来,二百精兵连夜坐船奔袭。

  黎明时分回到西县城外,害怕划水声弄出动静,提前两三里就下船步行。

  他们抬着竹飞梯,搭在城墙往上爬。(竹飞梯:中间有一根大竹,横向为小竹,呈“丰”字型,非常轻便,适合在较矮的城墙使用。)

  “杀!”

  李进义率先跳上墙头,挺枪刺死一个正在睡觉的守军。

  喊杀声响起,其余守军被惊醒,第一反应不是作战,而是惊慌大叫着逃跑。

  西县拿下。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