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一石激起千层浪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抓着石蛙,陈文哲爱不释手的查看着,他是越看越喜欢。

  这东西虽然看着简单,但它应该是玉制品,要是真的商代石蛙,那价值就很高了。

  如果不说,普通人就算往天上猜,也猜不出它的价格。

  陈文哲知道这么一件石蛙,在香江苏富比拍卖了2880万。

  一件看似普通的商代石蛙,以2880万的价格成交,一时间,收藏圈激起了千层浪!

  很多人认为,买家是个傻子,花2000多万买了一块儿石头!

  那么这个买家到底傻不傻呢?自然是不傻的!

  “你绝对想不到,我通过什么渠道弄来的。”

  看着曹庆春得意的眼神,陈文哲脱口而出:“不会是通过网络平台拍下的吧?”

  “我艹,你这都猜得到?”这一次曹庆春是真的震惊了。

  陈文哲更加震惊:“真的?”

  他也就是看曹庆春那得意的样子,再想想能够让他得意的不靠谱的古董来源渠道。

  哪里还有网络平台,更加不靠谱的?

  真玩意上面要是能够买到真正的古董,很多人都想着直接吃了。

  可是,曹庆春就真的这么幸运?

  不要说在网上买商代石蛙,就算是在世界级的拍卖行拍一件,也能引起轩然大波,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香江正规拍卖机构,以2880万成交的一只商代石蛙,也形象地诠释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俗语。

  而且在收藏界,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其中一种能够逻辑自洽的观点认为,文物的价值与材质完全没有关系。

  许慎也不是说过吗?“石之美者为玉”。

  所以和田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就是个好看的石头罢了。

  其它美石都能取而代之,而这近三千万成交的小石蛙就是明证啊!

  持这种态度者,多为植根未深的心浮气躁之徒。

  他们对《说文解字》的认知,也多半是来自于网络上的断章取义。

  为什么不去看看原文中“其有五德”云云的后缀呢?

  如果用这些玉德加以限制,包括其它产区的软玉在内的一众“美石”,在古人的认知之中,都只能被称之为“石之似玉者”。

  至于高价成交的这件小石蛙,它恰恰证明了,当前和田玉被严重低估的真相。

  请注意,陈文哲在这里的观点,并非是要简单地打压“石”,而抬高自己所推崇的“玉”。

  他一直以为,一件收藏品的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部分。

  且这两者,就像人的肉身与灵魂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具体到这种大理石蛙上,就体现为廉价的材质与悠久的历史、精湛的艺术,以及深厚文化价值的有机结合,这才是它能够以高价成交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其情况相似,2007年,一件出自于美索布达米亚文明的石狮,以4.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