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75章 分裂_从大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纪大了,便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仗着自己是侯府老仆的蠢货才会被小秦氏唆使,受其摆布?给顾廷烨还有明兰脸色看。

  就连小秦氏和四房五房还有先侯爷顾廷煜都对顾廷烨服了软,他们不过区区侯府的下人罢了?身家性命都窝在顾廷烨的手里,有什么资格在顾廷烨面前倚老卖老!

  难道就凭着他们伺候过前两代侯爷?

  但凡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现如今该怎么做。

  ··············

  时间过得飞快,流逝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转眼便到了永安三年的七月?兜兜转转?朝堂之上又陆陆续续的吵了好几个月,双方才各退一步,同意将先舒王称为皇考。

  曹太后及太后一党的官员们一开始依旧是不情不愿,说什么这世上哪有一子双父的道理,永安帝既然已经做了元祐帝和曹太后的继子,那先舒王便只是区区一个舒王罢了,没有追封的资格。

  若是按照礼法,曹太后和太后一党的官员们可没有半点错漏的地方,反倒是永安帝,想将先舒王称为皇考一事,引来了朝中诸多文官的不满。

  可耐不住永安帝在这件事情上面不愿退让半分,永安帝终究是皇帝,而且韩大相公和六部的尚书为了早日结束这场争论,便不约而同的都选择站在永安帝那边。

  朝中超过大半的朝臣都倒向了永安帝,曹太后纵使心有不甘也只能选择妥协。

  可就是因为这么一个称呼,就让原本便有些许不和的官家和太后彻底分道扬镳,经过这一次先舒王的称号事件之后,朝中各方势力正式分裂成两个党派。

  以韩大相公为首的新帝一党,包括禹州一系的人马,朝中不少勋贵之家的武将们,还有少数的文臣。

  而以都察院为首太后一党,则多是文官,而且还多是那种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文官,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先帝留下来的老臣。

  而永安帝先前费尽心思,在元祐帝面前端汤喂药,贴身照顾病重的元祐帝将近一个多月而建立起来的孝子贤孙的形象,也彻底的崩塌。

  皇考虽并不是皇室专用,只是泛指德行兼备的父祖而已。

  可永安帝的身份却又不同。

  按照礼法,永安帝是元祐帝的曹太后的继子,那元祐帝和曹太后便是永安的父亲和母亲,而先舒王,永安帝最多唤其一声皇伯。

  可现在呢,永安帝却要称先舒王为皇考,真如曹太后一系的官员拿来揶揄永安帝的那句话,这世上哪有一子双父之人。

  而永安帝却开了这么一个先例。

  是,永安帝是皇帝,是九五之尊,是一国之君,是天子,是大周朝权势最高之人,大权在握,生杀予夺也不过是一念之间。

  可礼法便是礼法,是自汉朝开始,中原王朝便遵循了数千年的东西,已然深入到每一个华夏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