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节 箕郑论信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新上军和新下军的四位帅佐。新上军帅赵衰,那是老熟悉了,本不需要再介绍,但这里要讲的是,晋文公下决心要改革军制,新设立两个车兵兵团,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赵衰。

  我们知道,赵衰是晋文公的好兄弟、好朋友、好老师、好连襟、好女婿,一直以来是晋文公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他一直想为赵衰安排一个好职位,至少要让赵衰进入晋国卿级领导班子,但赵衰一直在辞让,一直在推荐其他优秀人材,这叫晋文公非常过意不去。于是他便趁这次新置两军机会,直接提拔了赵衰。

  新上军佐箕郑,是晋国大夫,本是姬姓,后来被封于箕地,故以箕为氏。此时的箕郑是晋国箕氏家族族长,箕氏家族也是晋国一大家族。历史史料关于箕郑的记录不多,但有一段关于晋文公与箕郑对话的史料记载比较有意思。

  据说,有一年晋国闹饥荒,晋文公问箕郑:“可以用什么来救饥荒?”

  箕郑道:“信用。”

  晋文公很奇怪,问道:“信用?守信用便可以救饥荒?”

  箕郑道:“当然。国君要永存讲信用之心,在尊卑名分上要讲信用,实施政令要讲信用,安排民事要讲信用。”

  晋文公有些不理解,继续问道:“如果寡人做到这样,真的可以救饥荒?”

  箕郑坚定地点点头,道:“主公如果做到常存讲信用之心,那善恶就不会混淆。做到在尊卑名分上讲信用,那上下就不会侵犯。在实施政令时讲信用,那就不会误时废功。在安排民事讲信用,那百姓从业就各得其所。

  这样一来,百姓了解国君的心,即使百姓暂时因饥荒而贫困了也不会害怕,而富裕的人便会拿出其财物用来赈济,如同往自己家里送一样,从而使饥荒问题迎刃而解。”

  晋文公听后大悦,便将箕地赏赐给了箕郑作为食邑。到清原阅兵的时候,任命箕郑为新上军佐,直接提拔为晋国卿级领导班子,成为晋国十卿之一。

  到后来,我们会发现,晋文公死后,继位的晋襄公对箕郑非常信任,结合晋文公曾经在国家治理问题上求教过箕郑,也许可以推断箕郑是当时的太傅之类的人物,是世子的师傅,知识渊博,且德才突出,故得到晋文公的重用,也是晋文公在用人上将世子姬欢的人安排进晋国十卿的具体考虑。

  新下军帅胥婴,胥婴又是谁呢?未见史料记载,我们只知道晋国下军佐胥臣,两人都以胥为氏,估计是胥氏同族中人,有史料说他是胥臣之子,这次得到提拔,估计也是晋文公为世子姬欢所作的人事铺垫。

  新下军佐先都,先都也未见详细史料记载,但我们知道先轸和先蔑兄弟俩,大家都与先氏有关是这肯定的。这次被提拔,估计是晋文公要重用一批世子姬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