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节 赵盾执政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这个人事问题,晋襄公已经很累了,这些天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他面前推荐这个推荐那个,自己好不容易搞了一个平衡名单出来,结果老师阳处父又来了!

  唉,老师啊老师,你怎么不早点回来?派你出使卫国,那可是去年的事了,你去差一趟,本早就可以回来交差的,结果据说你回到你的封地温邑去逍遥快活了几个月。

  寡人看在你是老师的份上,没有计较你,但这么重要的人事安排,如果你早点回来,寡人就可以都听你的了。现在都已经发出了任命文件,怎么还能随便改动呢?

  晋襄公是心烦意乱,他对阳处父道:“太傅啊,都已经通告全国了,怎么能够朝令夕改呢?”

  晋襄公的理由相当充分,不能朝令夕改。但阳处父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早就有了应对之策:“主公,这个好办,您是在搜邑任命六卿的。如果您再要求将三军都挪到董地,在董地再次阅兵,就可以再次任命中军帅佐了。”

  董地,在今天山西翼城一带,晋国太史董氏封邑。阳处父果然是有办法的,因为在同一次阅兵活动中,直接宣布两个不同的任命,显然是属于朝令夕改。但如果再组织一次阅兵活动,那国君就可以借狐射姑在上一次阅兵活动中表现不佳为由而改任他人!

  晋襄公本来便身体不太好,他自担任国君以来实在太辛劳,短短几年间,处理父亲晋文公丧事、发动崤山之役、箕地之役、朝见周天子、讨伐卫国的戚邑之战、组织联军讨伐陈蔡两国、与楚军相持、与秦军彭衙之战、组织联军讨伐秦国、与秦国王官之战等等,还要平衡国内新老派势力,可以说已经到了油枯灯尽之际。

  对阳处父的建议,晋襄公不得不考虑,而且他认为阳处父讲得也有道理:狐氏家族太庞大,家族势力根基太深太茂,这便是所谓的仁,仁者有民心,民心甚者再执政那会严重影响到晋国公族根本利益。

  而赵氏较弱,一直来很低调,靠着赵氏的能力赢得国人尊重,这便是所谓的贤,贤者在考虑执政中的机会成本比较低,不需要到处平衡关系,可以严格依法办事。

  再说,赵氏与晋国公室关系非同一般,相对狐射姑,确实应该让赵盾担任中军帅。

  于是,晋襄公率三军从搜邑转移到董邑,在董邑改任赵盾为中军帅,狐射姑为中军佐!

  如果一开始,晋襄公直接任命赵盾为中军帅、狐射姑为中军佐的话,估计两人都会很高兴地接受,但现在这样一来,狐射姑怎么受得了?

  我犯了什么错?主公凭什么刚任命我为中军帅,过了几天便降了我一级成为中军佐?赵盾又立了什么功?任什么过了几天,他便升了一级,爬到我头上?

  狐射姑非常生气,他认定其中必有幺蛾子,国君身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