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节 河曲之战(3)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晋军的幺蛾子是不断的,这次放幺蛾子的仍旧是那位自以为是的赵穿。不过,这次赵穿还拉了一个人,下军佐胥甲!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赵穿还是胥甲,都是勇敢的将军,但都是二百五!

  因为此时两人居然都在中军帐外,赵盾发布的命令是需要传令官传达的,但传令官刚走出中军帐,却被两人给堵住了。

  两人不但半点也不考虑阻挠元帅下军令的后果,反而振振有词:“偷袭?这什么意思?是男人伐?是个男人,那就勇敢应战,既然秦国人说了明天好好打一场,那就明天打。

  难道我们的元帅就这样怕了人家秦国?为何不光明正大与秦军打?元帅,你可千万不要被小人给忽悠了啊,放着今天伤亡将士不去关心,却想着偷袭人家,这算什么勇士?”

  赵盾见是赵穿和胥甲阻拦,竟然冲臾骈一耸肩,意思就是算了算了,今天晚上先休息吧,明天再说。

  战机稍显即逝,结果秦军趁夜色悄悄撤退。

  第三天,赵盾看着对面一片空荡荡的秦营,心知坏了,秦军果然撤退了,但此时懊悔有用么?只好下令班师。

  第四天,可以说,这一场秦晋河曲之役,双方算是打成了平手。

  不过,有史料(具体是史记秦本纪)居然记录了河曲之战的结果是秦军大败晋军。还是同样的史料(具体是史记晋世家)却记录了河曲之战“赵穿最有功”。

  史料啊,有时真的给人很无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谁的史书都记着自己家的好,大家都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

  赵盾经心组织的河曲之战,非但没能给秦军给伤筋动骨式的打击,反而秦军在撤退过程中又袭扰了晋国的暇邑(今山西省临猗市西南),并经桃林要塞(大约在今河南灵宝以西至陕西潼关以东)大张旗鼓班师回国。这对晋国来讲是一个莫大的耻辱,因为这其实都是晋国的地盘。

  其实,河曲之战,历史从负面应该记住的是三个人:

  晋国中军元帅赵盾,他的军令总是无效的;晋国大夫赵穿,他的幺蛾子最多;晋国下军佐胥甲,他一点也没继承他那位伟大的父亲胥臣的基因,给人留下了一个二百五的形象。

  历史正面应该记住的也是三个人:

  一个是秦国大夫士会,为秦康公出谋划策,对晋军帅佐了若指掌,因人而异设计诱敌差点成功;一个是晋国中军佐臾骈,他的判断力、洞察力都是超一流的,指出秦军远来必定缺粮,故献策以守为攻,再通过秦使的表现得出秦军欺诈,故献策连夜袭击,都是超级厉害的,展现了一代名将风采。

  另一个人我们一直没提到过,因为这是河曲之役中的一个插曲。但从此,晋国历史上又一位大名鼎鼎的大人物开始登上春秋舞台,他便是韩厥!

  鉴于韩厥可谓是春秋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