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节 黑壤之盟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国上下很快统一了思想,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军佐荀林父提出的对外关系三策上。所以,尽管近来赤狄频频进犯晋国边境,但晋三军就不出动,暂时任凭赤狄猖狂。

  史料记载,公元前605年以来,赤狄几乎每年都侵入晋国,“赤狄伐晋”。

  晋成公把军事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中原诸侯,以兵立威。公元前602年冬天,晋国发出通知,要求各诸侯国赴黑壤召开国际会议。

  黑壤,即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东与晋城市沁水县交界处的乌岭关,当时在晋国境内。比较有意思的是,黑壤之所以后来改称为乌岭,是因为一千多年后北朝皇帝对这个“黑”字很感冒,下令改成“乌”,黑壤便始称“乌岭”。

  这一次黑壤会盟,由晋成公主持会议,邀请了周天子派出全权代表王叔桓公列席。参会的诸侯有宋国国君宋文公、卫国国君成公、郑国国君郑襄公、曹国国君曹文公、鲁国国君鲁宣公共六个诸侯国,再加上周天子全权代表。

  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原诸侯联合起来,逐个教训那些投靠楚国的家伙。这些所谓的投靠楚国的家伙主要有哪些呢?公元前604年,陈国投靠了楚国。公元前603年,郑国已经表示跟楚国混了。按当时荀林父提出的对外关系三策,这次黑壤会议原本是要针对郑国的,因为郑国刚刚于去年投靠楚国。

  但郑国人一直是很关注国际局势的。郑国人听说晋国又召集诸侯开会了,想想肯定是要对付自己的。当时郑国的对外关系国策是谁来便投降谁的墙头草政策,既然你们要对付我,那我主动来表态服软行不?

  所以,当晋国还在精心布置会议时,晋成公突然得报:郑国来使。

  郑国派出使者向晋成公就郑国投靠楚国一事陈述了大把的无奈,郑国人说:“君侯啊,郑国先君穆公时,郑国可是一直紧紧追随晋国啊。虽然后来,楚国屡屡重兵威胁,郑国有时不得已对楚国屈服,那也是为了使郑国免受生灵涂炭。

  就算是对楚国不得已屈服了,我们郑国还是一直向晋国汇报其中原由。所以服楚是表面上的,郑国的真心始终是追随晋国啊。

  但是没想到,到了先君灵公时,昏庸无道,居然选择了与楚国结盟,这下使郑国人民都不服气了。为坚决扛起追随晋国的大旗,郑国有忠于国家的臣子冒着弑君的罪名杀了灵公。

  现在寡君已经决定对晋国忠心不二,故派外臣来向君侯说明情况,诚恳道歉,深刻检讨,并再次表态,郑国举国上下,愿忠心追随晋国,请君侯务必给我们郑国一个机会。”

  郑国人不但作了深刻检讨,还作出了承诺,更重要的是,郑国人又送来了大把的贿赂。

  这下晋成公犯难了,好不容易搞个国际会议想敲打敲打哪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