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节 吴国北上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让各国再乱一点吧,对了,卫国还是要继续教训。公元前488年,赵鞅命令下军帅魏侈率军讨伐卫国,卫国又被痛扁了一顿。

  宋国在晋国的授意下打了一顿郑国,赵鞅再次授意宋国,教训一下同样背叛晋国的曹国。曹国好歹也算是为防止晋国报复作了点准备,史料记载,曹国一口气连修了五座城池的城墙,而且紧紧拉近与郑国的关系。

  结果,宋国人貌似打了鸡血,见被讨伐的曹国不服,居然还请求了郑国援军,顿时火大了,下了狠手,直接将曹国给灭了!史料记载,公元前488年,春秋十二诸侯之一的曹国亡。

  这是春秋史上第一个被灭亡的十二诸侯之一。十二诸侯,指的是晋国、齐国、楚国、秦国、郑国、宋国、卫国、曹国、陈国、蔡国、鲁国、燕国。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些国家的名字将慢慢减少,尤其是到后来战国时期,最终称雄江湖的只剩下七个,那便是楚、秦、韩、赵、魏、齐、燕等,史称战国七雄。

  哦,对了,周天子呢?周天子不中用了,先不用去管。这里插一句,这个时候的周王室,有一个叫李耳的人走了。李耳,熟悉不?对,那便是老子先生,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我们当然是要放到周室风云去讲。

  提到了老子,我们再提提这个时候的孔子先生了。孔子率众弟子在江湖流浪了一圈后,此时也回到了鲁国。对整个世界都失望的孔子先生,把自己关在屋里,没事干只好码字,他码的这些字便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春秋》!

  同样,孔子的故事,我们是放在鲁国风云去讲的。此时,我们还是接着讲晋国,接着讲赵鞅。

  赵鞅需要管的是齐国!

  江湖局势对齐国越来越不利,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齐国算是雄起了一把,居然将原本属于晋国的众中原诸侯给拉了过去,组建了一个由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

  这个反晋联盟,趁着晋国内战爆发,迅速出手,连续讨伐晋国,重点是扶持反叛的中行氏和范氏,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在这场由赵氏家族内讧导致的连锁反应直至世界大战中,赵鞅笑到了最后,齐国却要哭了。用一个词来概括此时的齐国,那叫内忧外患。

  内忧,指强悍的齐景公一去世,齐国政坛连续地震,先后几任国君都被杀,传统上卿国氏、高氏陷入低谷,晏氏、栾氏、新高氏等等都被打压,连鲍氏都玩完了,曾经的外来人员田氏家族基本掌握了齐国政权。

  外患,则是来自南边吴国的压力,以及担心晋国的报复。吴国已经作好了北上争霸的一切准备,并以武力威服了鲁国,迫使鲁国废弃与齐国之盟,结成吴鲁联军,对齐国不断发起攻击。

  赵鞅能够让齐国好过吗?此时不打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