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林家出继子10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明安开始跟着林清,学起了四书,当然是其中比较易懂的典籍。先是教授《论语》,讲解文章的含义。四书按照内容来说,也是不难的,就是全部背下来,也不费事。科举考试困难在这些经义以及各种经典的破题、论证上。但现在的林明安显然还不需要考虑到这些,学习的进展非常快。林清一面惊叹儿子的天资过人,一面思忖着不能拔苗助长,反而放慢了进度,留出功夫给林明安习字,玩耍,养好身体。

  玄妙观离林家不远,林明安时常在杜嬷嬷或者钱吉祥的陪同下,以进香的名义去那里玩。没多久,就与道士们熟悉起来。道士们的讲经他听得津津有味,他一向觉得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最璀璨开放的时代之一,其中道家的学说更是非常高深精妙的。前世他虽然对这些感兴趣,但身上要承担的责任,家族的负担,让他没什么时间和心思去钻研。生活的节奏太快,很多兴趣就自然淡了。想不到换了一个世界,却有缘分重拾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为日后的通晓格物之术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仙人托梦之类,哄哄自家老爹没关系,可说给外人,总有点不妥,和鬼神拉上关系多少会犯忌讳。

  道士们见林明安俊秀可爱,也乐意和他聊几句。意外地发现这小孩颇有灵性,起了兴致,生出了好奇之心,为他讲解了一些道家典籍。林明安一面学习,一面感叹,后世道家远不如佛教兴旺,果然是有道理的,你那么阳春白雪的,哪里像佛教那样可俗可雅,善于传道,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佛经故事流传民间。就是不识字的妇孺,也是听得很熟悉了。不像道教,没文化的,压根不明白道经释义。可这古代社会,读书识字的,又有几人?论起群众基础来,道家就注定输了!

  玄妙观在姑苏也是有名的,香火也旺盛,但看着观里道士们的态度,也是一片淡定有礼的高冷范儿,远不如和尚们对香客殷勤。林明安都为他们操心,怎么也得学会营销吧,也不妨当做一项事业经营!你们这是当道士,可不是修仙,还是活在红尘中呢,结下的也是尘缘!

  扮作天真的孩童模样,反正这具身体才六岁不到呢,林明安直接开口问道:“道长啊,你们观里怎么没有俗讲啊?我阿娘常常来观里上香,可只知道三清道尊。道家好多故事都是听我说了才知道的,你们观里的道经她又看不懂啊!可寺庙里就有很多俗讲,又说又唱的,连杜嬷嬷她们都看得津津有味,时常惦记着去呢!不但在寺庙里啊,在‘变场’里也常常表演,阿爹都带我去看过的。”

  正在和他谈话的道士一阵语塞,不知如何回答。道家确实不如佛家那么灵活主动,才让佛家后来者居上。虽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