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林家出继子26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爹,你可不老啊!”林明安笑吟吟地安慰林清道:“前几日,在同学那里,听了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说有个叫范进的老秀才,家境贫寒,借钱也一直坚持考乡试。终于,在年过半百之时,千里马遇上伯乐,考中了举人。大家都对那范进很佩服,认为其人意志坚定,始终相信自己的才华学问,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少时一直是阿爹亲自教我的,阿爹的学问好不好,我很清楚。阿爹以前只是少了点运气罢了!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的!”林明安给林清打气

  林清微微摇头,觉得儿子是在安慰自己,虽觉暖心,但对他的话不以为然。

  “那么,阿爹,我就给你剖析一番。”林明安道。

  “阿爹,其实这些年,你的学问并没有拉下多少。”林明安冷静地分析。“许多人考举人也要考很多年,虽然他们是一直赶考,但也不可能把全副心思全用在准备考试上。除非是那些书院里的学生,书院里的先生会督促着他们拼命温习。其他的秀才,不免要分神顾着家里的生计产业的,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社畜和学生拼考试,往往落于下风,因为你做不到像他们那么心无旁鹫,柴米油盐的生活总会干扰心神。

  “这些年来,阿爹一直很注重我的读书。小的时候,阿爹亲自教我经义文章,我上了学堂后,阿爹也时时检查我的功课。这样一来,阿爹等于是间接地在温故知新,没丢下学问!”—不用说本来就有还不错的底子,放在现代社会,陪孩子学习,结果把自己学出来了,这样的事也不少见。有一位母亲为勉励女儿考研,也跟着一起复习,最后母女双双考取了,传为佳话,还上了头条。父母与子女相互扶持着携手同行,一路相伴,不离不弃,林明安很欣赏这种亲情和精神。

  “即使现在有些生疏,但秋闺不是还有一年多吗,有足够的时间让阿爹重拾书本。我们父子一起用功读书,也能做个伴儿,互相监督着,谁也不准偷懒!”

  林清有些意动,但毕竟告别科场多年,信心不足,脸上神色有些雀跃,同时也流露出几分迟疑。

  林明安看在眼里,一本正经地道:“我再给阿爹说说咱们与其他人比较,优势何在?”

  林清和李君山的目光都紧紧地盯在了林明安身上。

  “阿爹,无论是秋闺,还是春闺,无论怎么出题,科举考试都是考这三项:诗文、经义和策论,对不对?”

  林明安竖起一根手指:“诗书,对我们父子来说是短板。咱们都不是那种天生的诗才,写出的诗文平仄押韵,是不会错的。内容也言之有物,合乎规范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