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2章 青州港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啥战斗任务。

  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来往于登州与安东府之间,输送人员和物资。即运输是主业,捕鱼是副业,搞好这两项工作,基本就能得到上等考评。

  “将军,底舱已经满了。”有水手上来禀报道。

  “我去看看。”船只摇晃不定,但朱寿如履平地,很快便下到了底舱。

  舱内的味道很难闻,充斥着浓烈的鱼腥味。

  船底有些湿滑,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但朱寿毫不在意,不漏水的船不是好船,漏漏更健康。

  底舱还有不少水手在忙活着,他们用麻绳固定好一个又一个装满咸鱼的木桶。

  虽然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但每一次看到如此密密麻麻排布着的木桶,他都忍不住生出一股豪情。

  这得值多少钱啊!

  出海后用网、叉、篓、竿捕鱼,自古就有。

  杀鱼腌制,做成鱼干,自古也有。

  但像平海军这样反复调查渔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然后追逐鱼群,集团化捕鱼,且配备一艘加工补给船,在海上当场宰杀腌制,并给渔船提供补给品,修理渔具的,还是第一回,全赖邵圣的“最高指示”。

  这种捕鱼的效率是十分惊人的,也是传统作业方式难以企及的,堪比邵圣当年开启陆上农业改革,让关西老百姓大量摄入肉、奶制品,改善体质。

  “差不多了,返航!”朱寿看完后,便上了甲板,下令道。

  水手们听令后,立刻开始忙活起来。

  有人爬上高高的桅篮,确定方位。

  有人观察顶桅上的小三角旗,判断风向。

  有人开始喊着号子转动帆桁,调整总计八九面帆布的受力角度。

  有人收帆、升帆,不断调整帆布的受力面积。

  ……

  所有人都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水手们已经逐渐熟悉了如何操纵这种复杂的新式帆船——最复杂的部分,便在帆缆系统。

  朱寿亲手往海中投入了一块流木,默默估算航速。

  东南风吹拂之下,这艘船只航行得很快,朱寿估摸着,最多两天便可抵达青州。

  他甚至下意识取来纸笔,想演算一番风力、洋流与航速的关系,但在分力、合力这一关就放弃了,实在弄不清楚,只能回去后再找人请教了。

  张彦球离开了渤海馆,来到了码头附近。

  在随从们的指点下,远远看到了“海鲛丁”型帆船庞大的身影。

  海上看着似乎不远,但实际上直到傍晚时分,这艘船才小心翼翼地开进了锚地碇泊。

  力工们一拥而上,又开始了卸货操作。

  张彦球快步上前。

  随从们打开了一个木桶的桶盖,里面是一条又一条腌制好的咸鱼。

  呃,味道有些感人,张彦球微微皱了皱眉头。

  鱼的腌制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晾干、晒干后的咸鱼干,一种是泡在盐水中腌制。后者很多时候往往意味着黑暗料理,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