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8章 营州风貌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比大字不识一个的强。

  教育,始终是最好的同化方式。

  吕琦在种觐仙门下听课的时候,就听先生提起过关西的州县经学,对其化解蕃胡戾气、减少地方动乱的作用大加赞赏。

  当然,种觐仙也直言,关西的经学生能到关东当官,对于关西经学的兴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便是县一级的小官小吏,也非常吸引人。

  营州如果能持之以恒教育个二十年,一众蕃胡部落或许都会慢慢汉化。这种事情,总是从上层最先开始。

  遐想完毕后,吕琦收拾了一下东西,施施然出了县学,准备回家。

  家里帮他在柳城县西郊购了块地,起了座宅子。

  建宅子的人手都是从附近村里募来的。

  从去年十月开始,一直到今年夏末,朝廷从曹州发了上万户移民过来,营州六县户口大增。至今已有两万三千余户、十一万余口。

  新来的人,头一两年的日子肯定是很难过的。

  以去年十月抵达的第一批曹州移民为例。他们今年收获了第一批小麦,结果非常惨淡,亩收大概只有六斗上下。

  这个水平,与农业水平较为落后的横山党项有一拼了。

  前唐之时,北地长期耕作的土地,上田亩收一斛多,好的有两斛,中田一斛上下,下田不足一斛。平均下来,一茬粮的亩收在一斛上下。两年之内,一亩地总计可收两斛有余的粟麦、五六斗杂粮——两年三熟制。

  如果是长期未耕作的肥沃土地,收拾干净之后,亩收当在两斛以上。当年黑齿常之在青海军屯,亩收就超过两斛。

  营州的田地也数十年没耕作了,土里积累了很多肥料。之所以没有获得高收成,应该还是田地没料理干净。石子、杂草等等,都会影响耕作与收成。另外,耕牛、农具也非常匮乏,这个也是一大因素。

  吕琦招募的就是新来的移民。

  他们现在只能勉强果腹,需要一点额外收入来补贴家用。你只需支出少许的钱粮,就能募来一大群人,前后两进的房屋很快就给你建好了。

  行至家门口时,吕琦突然愣住了。

  西南边的荒野之上,大片营寨拔地而起,营内旌旗林立,营外游骑纵横。

  运粮的马车充塞驿道,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天边。

  更有那不知哪来的军士,拿着镰刀奔向荒野,一捆捆收割着无人问津的干草——在中原,干草是赋外科敛之一,战事起时,一户百姓往往要交五束以上,充作战马、役畜的草料,但在地广人稀的荒芜之地,这玩意真不值钱。

  吕琦走近了一些,试图看得更清楚,但很快被一队游骑阻住了。

  “滚远点!”一名看起来颇有身份的军将斥道。

  吕琦少年心性,下意识就有些不服,不过在看到武夫们明晃晃的刀刃时,明智地选择了退却。

  “大郎君切勿与这帮武人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