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6章 红利之二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点吧,带着银元票到坊市里采买货物不好吗?

  “其间有大利,税警自然多多益善。”姚洎说道。

  “这个襄阳坊市,一年能收多少钱?”赵匡明问道。

  “听闻建极六年收了九万余圆。”姚洎回道。

  “圆”这个东西赵匡明还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其价值,于是问道:“折钱多少?”

  “一圆重十八铢,银九铜一,一圆抵钱一缗半。”姚洎说道。

  “近闻西域商徒多携银碗、银瓶来中原买货,有些地方银子没那么值钱了,这个银元还能那么值钱么?”赵匡明又问道。

  姚洎也是半瓶水,呆了半晌,只能说道:“衙内,‘圆’和银子是不一样的。十八铢银、铜和一枚银元,不是一回事。”

  “怎么不是一回事了?”赵匡明追问道。

  “白银没铸成银元之前就是白银,铸成银元之后,就不是白银了,而是……钱。”姚洎想了半天,还是不得其解,只能囫囵说道:“反正现在很多商徒卖货,直接说值多少圆,而不是值多少缗钱、多少匹绢。”

  赵匡明若有所悟。

  “原来到这个地步了。”他有些感慨,喃喃自语道。

  “是。”姚洎继续说道:“五月,江陵府大豪估刘仲业贩茶北上,于洛阳南市卖给了关北豪商赵成,作价七千九百圆。这个价格,他们事前就商量好了,可见这些大商家,即便不在坊市内,平日里也以银元计价了。衙内若去翻看账本,保管有一本是用银元计价的,太方便了。”

  赵匡明闻言更是感慨。

  其实,市面上压根就没出现几枚银元。可能大商徒家里会收藏个几十枚、几百枚的样子,但真的极少见到银元流通。可就是这么一个堪称是“假想”存在的钱,已经渐渐风行大江南北,以至于做大买卖的都喜欢用这种东西来记账、交易。

  坊市银元票,可以拿来送礼。送礼的人敢送,收礼的人敢收,都认可其价值,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邵树德花了二十余年时间,让天下人接受了这么一个概念,获利甚巨。

  “若无此物,天下形势不可能转变得这么快。银元可抵十万大军,可谓居功至伟。”赵匡明叹道:“以小见大,兄长让我入朝,看样子也是死心了。”

  姚洎也叹息一声,拿起酒壶给赵匡明斟酒,问道:“衙内已想好了么?”

  一听这话,赵匡明乐了,道:“若没想好,我北上作甚?看夏地的繁华风物么?”

  “其实襄阳也是这两三年才起来的,以前不怎么样。”姚洎说道。

  赵匡明更乐了,道:“我家父兄三人经营襄阳,这边是个什么模样,我能不知道。”

  “喝糊涂了。”姚洎也大笑道。

  “当年的襄州七县,大人百般搜罗,强行迁移,最后也凑不足二十万人。唐邓随郢复等州,更是民生凋敝,人烟稀少。”赵匡明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