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8章 旧部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河阳后,就没再关心过这个事情。

  他这两年的生意肉眼可见地下降,因为没那么多仗打了。朝廷纵需要器械,官府自营的铺子产出就够了,无需再向他们额外采买。

  这次能接到一批横刀、槊刃、枪头的订单,还是靠了老关系。

  他年纪大了,这辈子就这样了。撑死了再打十年铁,就干不动了,届时估摸着也没什么军械单子会落到他家。

  但徒弟们呢?

  师傅带徒弟,固然可以打骂、压榨、剥削,但你也要为他们日后的生活考虑。

  徒弟出师了,你要帮他开办铺子。

  徒弟没生意,你要帮他找活干。

  徒弟遇到麻烦,你要帮他想办法解决。

  特别是这些徒弟多半都是自家亲戚、同宗,更要为他们的日后打算,不能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可现在确实困难。

  军器打不了,大家一窝蜂地开始接赚头较小的农具。但做的人多了,农具也越来越没赚头。再下去搞什么?

  朱三不知道“产能过剩”这种词,但不妨碍他理解这种现象——满眼望去,修武这一片浓烟滚滚,铁匠铺子一家连着一家,炉火曾经彻夜不熄,一件件军器被打制出来,流入军中,成为大夏武人征战四方的利器。

  但时代变哩。

  战争红利期结束,高速扩张也是过去式了,整体产能过剩,他徒弟这一代面临着很严重的生计问题。

  而冶铁、制铁又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因为其产品太过沉重,长途运输较为麻烦,不如就近打制。

  河阳、洛阳这一片,是没什么办法了。要想有活路,只能向外闯。去那些未充分开发过的地方,去那些技术水平落后的地方,去那些对人才如饥似渴的地方。

  辽东,这些年不少人过去了。

  有人写信回来,意思大概是“人傻、钱多、速来”。

  其实可以理解,当地一直处于人口流入状态,对各种铁制品的需求量极大,而相关人才又较为匮乏。当地渤海铁匠一个个富得流油,忙都忙不过来,汉人铁匠去了,还有语言优势,自然更加滋润了。

  云南,也有些人去了,不过褒贬不一。

  有人在昆州,说当地气候宜人,生意好做。

  有人则病倒甚至病死了,再无音讯。

  这种情况就让人很迷惑,劝退了不少人。

  再加上对传说中的瘴疠之地恐惧,无形之中,去的人又少了一波——他们宁愿遇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也不愿面对未知的风险。

  西域,似乎是一个新去处。

  不是人人谈之色变的瘴疠之地,顶多吃沙子罢了,但这是可以忍受的。唯一的顾虑在于安全环境太差,让人举棋不定,下不了最后的决心。

  “你好好想想吧。”见朱三沉思,周二起身道:“把军器拿来我看看,若合格,这便交割了。”

  “亡命山泽,挟藏军器,苟且偷生,自弃何多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