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6章 书稿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逐句翻阅。

  看完之后,闭目沉思良久,最终睁开眼睛,露出了微笑。

  他说过的话,有人不当回事,有人则奉若圭臬。

  他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提出过“海拔”这个概念。

  他在讲武堂交流的时候,也提出过海拔。

  他在国子监看望学生的时候,还是提过这个概念。并且,以海拔为引子,衍生出了高原、盆地等地理名词。

  乌光赞看样子是记在心里的。

  他在书中指出,高昌整体是个盆地,海拔相对非常低,最低点是觉洛浣湖(艾丁湖)。沿此湖向北行二三百里,海拔逐渐增高,直至遇见万仞高山。

  高山终年积雪,开春之后,冰雪融化,渗入地下的粗砂砾中,然后一步步向低处汇聚,这就是井渠修建的意义所在,即通过人工干涉,让高山融水沿着固定的地下暗河河道流淌,为人类所用。

  另外,他还同样指出,高山融水并不总能渗入盆地,中途可能会被岩石阻截。证据便是火焰山中涌出的地泉,无处可去的时候,汇聚成河流,从地表倾泻而下——这也可以反过来证实他提出的理论。

  “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完善你的理论。”邵树德说道:“你可知此书若成,对西域有何意义?”

  “在选址的时候更准?”乌光赞说道。

  “远远不止。”邵树德哈哈大笑,心情万分愉悦。

  坎儿井这玩意到底是谁发明的,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有什么作用。

  吐鲁番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湖面位于海平面以下154米,是中国的自然地形最低点,也是仅次于死海的世界第二低洼地。

  整个吐鲁番盆地80%的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40%位于海平面100米以下。盆地北缘被群峰所封闭,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海拔高差达到5600米。

  春暖花开之后,山上的积雪、坚冰开始融化,受地形和重力影响,往盆地中间低洼地汇集,这就给了人们利用的机会。

  而坎儿井的水源在地表以下的暗河中,避免的强烈的蒸发,最大程度留住了水。

  吐鲁番百姓有多年挖掘坎儿井的经验,但并未提出完善的理论,这是一大遗憾。

  经验传承是容易走样的,而且也没什么的进步。如果遇到战争,传承更是有可能断代。

  就说一点,当历史上汉人第一次控制吐鲁番盆地时,当地的土著还是白人。但白人与白人也是不一样的,也分种族、民族。

  千年之间,吐鲁番的人种是不是已经被换过了?这个可能性很大。

  更别说,后世蒙古统治时期,因为海都汗与忽必烈的战争,吐鲁番、哈密一带的人死伤惨重。曾经辉煌的文明成就毁于一旦,百姓迅速愚昧化、原始化。一直到清末,都没恢复唐时的文明水平。

  这就是文明断代,与东北人口、文化周期性清零是一个概念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