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8章 两位状元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幕职包括节度使在内,理论上来说都是临时职务。福建归顺后,徐寅没了职务,只能回乡。而且他还没有功名,只能在莆田当个小吏,日子过得虽然不差,但也谈不上多好。

  徐寅是有上进心的。

  他非常关注时事,想方设法打探消息。在得知同光四年要考农学后,潜心研究、长期准备,终于争到了福建道那唯一的名额,也是厉害。

  随后,在殿试之中,圣人亲自出题:“因地制宜”。

  徐寅凭借福建山区经济与海贸联系的策文,搏得圣人青睐,被拔为头名。

  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农科殿试第一名还没个正式称呼,但这都不重要了,徐寅私下里被人称为“农状元”,实打实的名气、好处都到手了。

  对了,耶律全忠也考中了。

  与他一同租住的吕琦、韩昭胤二人都名落孙山。

  吕琦长吁短叹之下,与耶律全忠告别,前往安西,准备当州经学博士。

  韩昭胤则收拾行囊,返回家乡,准备再战。

  一场科举,照尽了人间百态。

  有人鲤鱼跃龙门,步入了官人行列。

  有人唉声叹气,但矢志不渝,准备将考试进行到底。

  有人大彻大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念想,重新规划接下来的人生。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在这样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

  选择的结果决定了接下来的人生,代价自负。

  四月初十,圣人遵循传统,在曲江池置宴,招待总计140名中举士子。

  圣人其实只是出席一下,略略饮了几杯就走了,将空间留给这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新晋官人们。

  耶律全忠就坐在徐寅身旁,默默喝着酒。

  他不用抬起头,就能感受到进士们时不时刺来的目光——当然,不是对着他的,而是邻座的徐寅。

  徐寅泰然自若,饮酒、吃肉,与人说话,没有丝毫异样。

  “耶律郎君的策文也不错。”徐寅放下酒樽之后,扭头看向耶律全忠,说道:“我能得农状元,实有些侥幸。”

  “状元郎过谦了。”耶律全忠说道。

  徐寅摇了摇头,道:“恰逢圣人重视海贸,我将福建的茶山、果园与其联系起来,挠中了圣人的痒处,如此而已。”

  他这话大体是对的,但还是有些谦虚。

  徐寅本身是传统文人出身,文学功底很高,字写得漂亮,试卷上的用词也非常考究,这些都是加分项。再加上本身内容出众,得农状元是正常的。

  “状元郎倒是……坦率。”耶律全忠拱了拱手,笑道。

  殿试完成之后,所有人的策文都被雕版印刷,编纂成册。耶律全忠读了徐寅的文章,确有几分门道。

  徐寅认为,福建多山少地,故不多的平原、河谷地、山间盆地要妥善利用,种植粮食。

  不便种粮的山区,考察其气候,或改造为茶园,或建果园,如此不一而足。

  当然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