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9章 生活与提头卖命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连累咱们了。”

  王郊默默地吃着粟米粥和羊肉,不说话。

  “不过该买还是得买。”白五郎一拍大腿,说道:“打完仗总还得回来吧?浢津这地方,我喜欢,比会州好。再者,也不贵,买就买了吧。我家大郎身子骨弱,怕是当不了武夫了,以后留给他,就在陕州扎根算了。”

  “不贵”!好吧,大唐武夫,就是这么豪横。

  艰难以后,国势日衰,但武夫收入却直线上涨,便是一个大头兵,收入也是衙门小吏的好几倍。

  肃、代那会,按制,一军12500人,一年光绢帛赏赐就15万匹,人均12匹。

  此外,这个军还有金银饰鞍辔各二十具、锦一百匹、彩色绫一百匹、绯紫紬绫二百匹、色罗三百匹以及男女锦袍、银壶瓶、锦褥、紫绫褥之类的高级实物赏赐,都有定数,用来额外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

  这是实物赏赐,还有钱赐、粮赐!

  大唐花在一个武夫身上的钱,可能是古时单个军士的好多倍。

  正所谓:“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夫兴师不有财帛,何以结人之心哉!”

  这就是大唐武夫的价值观,你给够钱,我来玩命。

  当然以上是朝廷规定,各藩镇依照自身情况,有的比这还多,有的少——但不能少太多,不然小心被砍死!

  不过随着经济逐渐下行,到了五代末年,这个标准就下降太多了。到了北宋,收入较高的禁军一年得到的各种粮食、财物,折合成晚唐军士的收入,大概只够抵消他们的粮赐,综合下来只有唐代藩镇兵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140万大头兵,竟然从武夫变成了丘八。

  王郊、白五郎二人吃完后,便出门闲逛。

  听周围人闲聊,得知这个商队竟然来自甘州,要到河东、河北去做买卖。

  王、白二人都是会州会宁县的,出来从军这几年,见识大涨,知道会州新泉军往西便是凉州,凉州再往西就是甘州了,那是回鹘人的地盘。

  怎么?甘州回鹘以前不是喜欢劫掠商旅么?现在改自己当商旅了?劫道的营生不做了?

  围在商徒身边的人还挺多,但主要是军士家人在买。商徒也知道他们有钱,一个劲地用蹩脚的官话吹嘘带来的商品。

  王郊看着看着,突然起了一阵莫名的熟悉之感。

  当年在会州乡里,那个赵家商队里的商徒,也是这般摇唇鼓舌的。

  也不知道爷娘在做什么?弟妹还好么?

  阿爷年轻时落了一身伤,阴雨天是不是还会隐隐作痛?

  商家还在卖力地吹嘘,但王郊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好像非常遥远的当年。

  那一年,年轻的他名动会州乡里,走马驰射,十中四五。

  那一年,他们父子二人跟着新泉军的孙队头去掏吐蕃人的哨铺,初出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