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4章 掩盖_惊涛骇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除。陈州市上下一心,决心要在本次省委部署的工作中拿到最末尾的名次。

  虽说排名末尾,却不正好印证了陈州市的管理是最好的吗?

  孔大周在陈州市是个名人。在陈州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市委书记是谁,但没人不知道孔大周是谁。

  孔大周以挖矿出身。在挖矿之前,孔大周是陈州市有名的社会大哥之一。年轻时的孔大周性格暴烈,一言不合就会动手。那时候的他,以替人讨债为生。并因此而闻名。

  据传,孔大周讨债的手段千奇百怪。早期,他会采取跟随欠债人的办法。欠债人去哪,他跟着去哪。欠债人吃饭,他拿起碗跟着吃。欠债人睡觉,他不顾人家夫妻同床,也会往人家床上一躺。

  不管人如何骂,甚至别人动手推搡他,孔大周从不发脾气,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对方。

  正常人谁也忍受不了他的这种毫无廉耻的骚扰,不胜其烦,都会想方设法凑钱了事。

  到了后来,他的名声一度扩大了。找他讨债的人越来越多。孔大周就成立了一家专以讨债为生的财务公司。他承接讨债业务是没有下限的。而且他的收费比谁都要高。往往是讨回来的钱,他要与债权人平分。

  谁若不愿意,他会毫不犹豫坚决拒绝合作。

  来找他的人,都是想尽了办法而武大达到目的的人。他们宁愿分给孔大周一半的钱,也要出这口被人欠债不还的恶气。

  有了势力的孔大周换了一个讨债的方式。他这时候会安排人跟踪欠债人,在欠债人住的楼道墙壁上用红漆喷写“欠债还钱”之类的话。甚至采取恫吓,绑架欠债人家人的手段。

  孔大周入主银矿,就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强行介入的。

  当时银矿的老板并非孔大周,而是陈州市有名的矿主胡里华。胡里华一辈子对矿产痴迷,他在探得陈州市大云山有银矿资源之后,想方设法弄到了采矿许可证。

  采矿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未开采出来矿产之前,就是一个无底洞。

  胡里华的资金不足以支撑他将银矿开采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四处借贷。可是银行是不可能冒着大风险将钱借给他的。胡里华就只能民间融资。

  其实,所谓的民间融资,就是高息借贷。

  胡里华一借钱,势必与孔大周接触上了。这时候的孔大周,已经算得上是陈州市的有钱人了。他的主业也从替人讨债转为民间借贷了。

  孔大周借钱给人,从来不需要抵押,也不问借款人借钱干嘛。只要谁敢借,他就借。

  因为,孔大周从来不担心收不回来钱。

  胡里华找孔大周借钱,约定借款一百万。等待银矿开采出来之后,按月息三分本息一起偿还。

  这本来是一起最为常见的民间借贷案了,可是在胡里华在将矿洞打通,即将成为富豪的前几天。孔大周突然带人上门要债了。

  这时期是最关键的时期,矿洞打通,银矿就成了一座真正的银山。财富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胡里华央求孔大周再宽限几天,但孔大周坚决不同意,非要逼胡里华当天将本息合计六百万元还给他。

  孔大周让人带人封住了矿井,逼迫胡里华的采矿工作停下来。

  胡里华欲哭无泪,投告无门,最后只能忍痛将矿井双手奉送给孔大周。他自己落得净身离开的结局。正合了那一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教训。

  失去矿井,背了一身债的胡里华只能流落街头。如今,经常有人看见衣衫褴褛的胡里华,蓬头垢面的,嘴里念念有词,看见人傻笑,在街上的垃圾桶里捡食残羹剩饭果腹。

  有人说,胡里华疯了。

  没人知道,许一山在进入陈州市督查时,公布督查电话的当晚,他就接到了一个神秘的举报电话。

  举报电话里详尽地举报了陈州具有黑社会背景的孔大周,巧取豪夺,杀人越货的罪恶行径。

  许一山之所以一直没将举报电话的事说出来,他需要时间验证举报电话的真伪。

  “一山同志,请谈谈你的意见吧。”副书记陈大雷催促着许一山说道。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