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朕真不想卖官鬻爵啊(下)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事都不做,专读个十年八载的,不说倒背如流,也该悟出些门道来了。”

  “可皇爷您瞧,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府、州、县学中,永远有数之不尽的‘附生’,原国初规定,生员名额皆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但到了如今呢,不领月米、自备食粮的学生各地官学中有的是,读书人如此之多,如此之多的读书人又专读那四书五经的四十三万字,皇爷如何还为我大明学子的学术而担忧呢?”

  朱翊钧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用钱买来的监生,实际上也早就已经达到了能任官的标准?”

  张诚笑道,

  “是啊,皇爷,这办差当官和四书五经原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科举将这两者联系了起来,在这之中构建了一套相关标准而已,奴婢没有通过科举,不是一样能为皇爷办差吗?”

  “每三年一届考出来的进士不过是吏部划定出来的人数罢了,事实上这几百个进士名额换哪个读书人来中选都一样,同这做官的人是好是坏没有丝毫影响,天下读书人读的都是同一套四书五经,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在东汉时当官做的是那些事,两千年后在我大明当官做的也是一样的事,科举并不能让官员变得更好,皇爷,科举只是让想当官的人都去读书考试了而已。”

  朱翊钧道,

  “倘或这有实际做官能力的人数,远远超过官缺进士的名额,那不就相当于每次科举都是在浪费我大明人才的时间和精力吗?”

  张诚道,

  “称不上浪费,皇爷,只有能通过科举甄别的方能是人才。”

  朱翊钧道,

  “那也就是说,这大明的‘人才’,每三年才出现几百人,不在这几百人里面的,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称作为‘人才’?”

  张诚理所当然道,

  “自然如此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道,

  “可这本来能通过科举考上的名额被朝廷作价卖了,岂不是对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十分不公?”

  张诚笑道,

  “不会,生员捐纳入监之后,如果不愿意通过吏部的漫长考核,便要再花钱捐纳入官,且花了钱,最高不过可捐纳得六品官,再想往上就必得科举正途出身了,否则外朝的文官也不会乐意啊。”

  朱翊钧道,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钱,从生员到入国子监读书到正式入仕做官,是可以一路买上去的?”

  张诚道,

  “确实如此。”

  朱翊钧有些不明白了,

  “既然一个生员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花钱买来正六品以下的官职,那长此以往,在我大明当官的,理应个个都是原本就家财万贯的富民,如何还会甘心受科举限制?”

  张诚笑着回道,

  “这便是吏部的职责了。”

  朱翊钧呷了口茶,

  “难不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