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一章:交换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律》以治理邦国,言称‘以法治国’,在下翻阅了昔日的记录,律法之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莫非道君是想要违背自己立下的律法?”

  许安微微一怔,《太平律》中确实有这一条律法,这一部分是专门为这个时代的特殊情况所写的。

  一棍子打死一船人,将所有的人都强行的推向对立面,那么无疑是给自己增加困难。

  想要解放天下,实现变革,那么绝对不能让大部分人都在其对立面。

  投诚、起义等等都具有积极性,就好比麹义愿意归附的话,明军便可以兵不血刃的取下整个黄河以北的青州地区,并且收获五万余名有作战经验的军卒。

  若是强行定罪,非要斩杀麹义,那么一旦麹义倒向汉庭,那么他麾下的五万余名军卒,将会成为明军的敌对,到时候在战场之上恐怕会对明军造成巨大的伤亡,明军也没有办法快速的掌控黄河以北的青州,由此又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问题。

  而益州的南疆也是如此,益州南疆的豪强世家,许安若是不减轻其罪责,要将其赶尽杀绝,那么他们必然和南疆的那些部族合并在一起,负隅顽抗明军的进攻。

  到时候,明军将会被拖入丛林战的泥潭之中,胜利虽然不难,但是也必然需要消耗明军不少的有生力量和粮草等物资,反而是得不偿失。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

  袁谭和袁熙两人,没有丝毫商量的可能,所以审配提出来之时,许安直截了当的便回绝了审配的请求。

  当初泰山黄巾军一路南逃,路上追击的部队,便是袁谭麾下的青州兵。

  袁熙在幽州作为幽州牧,尊从袁绍的命令在幽州大肆征兵,在州内征收高税。

  永汉元年(189年),黄巾军东征三郡乌桓,在濡水击败了三郡乌桓组成的联军,汗鲁王乌延被阵斩,三郡乌桓势力便逐渐衰弱。

  后来三郡乌桓在征讨公孙瓒之战时,加入了袁绍的麾下,后面袁绍击败了公孙瓒之后,袁绍对待三郡乌桓还算是良好。

  只是到了后面东郡之战,还有青州之战等等大战一起,又要驰援漠北,制衡当时如日中天的太平道。

  袁绍也开始在三郡乌桓之中征募兵员,强行要求派兵作战,甚至还要收取税收,而冀州军在面对着三郡乌桓的时候基本没有好感,毕竟他们曾经南下掳掠过了冀州。

  当初乌桓峭王南下一路攻破了渤海、清河等地,掳掠走了大量的钱财,还毁坏了不少的城邑,因此结怨。

  所以魏军对于三郡乌桓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发生了转变,从原来以盟友相称,到后面成为君臣,再到成为主仆。

  对于三郡乌桓,魏庭的态度只是将其作为仆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也因此在三郡乌桓部落之中留下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