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三章:禁城春色晓苍苍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坊之外,在长安城内还有八座工坊。

  这十座工坊为长安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也是为什么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长安城内的居民可以扩充到四十余万人的主要原因了。

  当时太平道所有生产武备的工坊基本都是在并州的山区,为了防治间谍的侵入,保证技术不被泄露。

  不过在击败了董卓之后,太平道的中心也从并州的太原转移到了关中的长安。

  并州的工坊开始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从那个时候开始,并州的工坊便慢慢的开始了转移。

  直到益州收复,长安建国,三足鼎立之势定下之后,长安城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这些工坊也被逐渐转移到了长安城中。

  在长安城之中直接生产,可以节省不少的人力,关中地区也有铁矿的来源,原材料并非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十座工坊之中,如今有六座是军工坊,专门生产武备军械。

  另外三座都是纺织工坊,鹰狼卫奉许安的命令花费了不菲的代价,从南疆带来了棉花,并推广种植,如今在长安地区已经种植许多的棉花。

  而在西域地区,棉花养殖也开始进行了推广,在西域行省的省会,纺织工坊也建立了不少。

  西域地区的气候颇为适应棉花的生长,那里也并不太过于缺乏人力,毕竟之前输送了大量的鲜卑战俘过去。

  现在明国的对外贸易,棉花制物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商品。

  而棉花的推广和普及,也使得明国国内的普通民众在过冬的时候能够拥有更为保暖的棉衣和棉被,原本寒冬冷酷,平常人家很难拥有过冬的裘衣和皮毛,只能是靠着身体,还有柳絮等物取暖,强撑过去。

  但是如今有了棉花,寒冬比起以往要好过的很多。

  大明建国如今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之前每到寒冬,各地总有被冻死的人出现。

  但是自从棉花得到推广,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并且生产出棉衣和棉被之后,这样的情况便少了很多。

  棉衣和棉被还有各类的棉纺织品价格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售卖给国内民众的价格,采用一定的限制制度,作为明国的公民每一个人的身份凭证,可以以低价购买两件棉衣,每户可以购买棉被两床。

  另一种是外贸,而外贸输出,许安自然是不会降低价格,反而还提高了不少。

  这部分的产品主要是走中高端路线,那些棉衣和棉被等制品不仅制作的相对精细一些,有一部分甚至被绣上了特殊的标签。

  如今明国所有的对外贸易商品、奢侈品上面都带有一个标志,那个标志是许安特意名人设计的,以日月作为标志,代表着大明。

  品牌效应的力量,这个时代的人对其知之甚少,但是许安却是深知品牌效应能够造成的影响。

  日月标志,只有奢侈品,高端的贸易物才会拥有,与平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