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章 期待_舵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国历史上千百年来拉伙结社都没有停止过……

  最有名的社团成员当属右岸的国父,当年的同盟会很多人都是他从洪门带过来的人,所以洪门也号称流传至今最大的一个门派,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解放以后洪门的根基在国外,没有受到覆灭性的打击。

  国内对这样的社团打击是非常严厉的,毕竟在华国政府看来,拉帮结派是大忌,所以大陆的社团寥寥无几,但是袍哥是个例外。

  倒不是说袍哥能在国内生存下来,而是袍哥这种独特的文化影响面实在是太宽广了,就因为这种帮派是地地道道的街头文化,基本上都是穷苦平头百姓组成的,加上一直在蜀都省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里面孕育,整个这一地区的生活已经被这种袍哥打上深刻的烙印,迄今为止蜀都一带群众说话的方言里面,都有大把的袍哥切口,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如果这样,袍哥也就跟大多数地方小社团一样会被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抗战这件事就改变了这种历史发展潮流。

  首先是抗战中袍哥为主的蜀军出战,战死者众,也算是为国立功,其次就是国民政府搬迁到了蜀都渝庆成立陪都,太多达官贵人混迹在袍哥中间,大大的抬高了袍哥的档次。

  而且随着国民政府的倒台,又有太多跟这个政府关联的高级袍哥望风而逃出国了,所以袍哥就难得的成为一个比较高级一点的社团,虽然不敢跟洪门比,也比其他很多强了。

  荀老头以前就给陆文龙说过,仁义两堂在蜀都周围扎根比较多,礼堂因为是武力为主,所以一来在抗战中战死比较多,二来就是逃出来的多,没有留下什么人在国内。信堂是搞擦背卖唱的,也就是现在的服务业跟娱乐业,依附于礼堂跟贵人们的比较多,死得少。逃得是最多的,因为传说共匪是决不允许这些阶级残余的,所以最后逃出来的是最多的。

  香港,就是当年外逃的第一个落点,这些依附于人的外逃者,没有能力像洪门或者礼堂再逃远点,就好像火车皮上的灰尘。全都被抖落在这里生根发芽了,倒也有了另一番天地。

  陆文龙不知道这些过往历史,但他之前故意摆出袍哥的手势就是想试着看看,有没有荀老头说的香港还有什么袍哥人家没,没别的意思,结交一番总不是坏事,他自己都没有发觉,自己身上那种江湖大哥的习气。在愈发的浓厚起来。

  这个时候他的动作就更加浓厚,依旧还是当年庞老头教给他的那个食指回环在拇指旁边,中指竖立。却多了一根无名指也竖立,只有小指是卷曲的,单手用左手压住在身前拱一拱,就好像有三只香一样:“门朝四海,香烧三排,敢问一个智字!”

  这都是荀老头悉心浇灌了,不再是以前跟着庞老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