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血火(五)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血火(五)

  在徽州等了五天,终于等到了从鹰潭送过来的汽油,作为奖励,两辆运输汽油的美国道奇也加入了莫敌1056团的行列。

  这几天的张义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早已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日本人在津浦路南线上的进攻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每天都有部队开往那一带,每天都有伤亡的报导,按此情形,津浦路仿佛成了第二个淞沪战场。

  津浦路的军情变化,完全出乎中国军委会参谋总部的预想,在程潜何应钦白崇禧蒋介石看来,日军在华东得到了南京,在华北占领了太原,还把山东全境纳入了囊中。消化如此巨大的面积需要时间,而这个难能可贵的时间正是给中国军队疗伤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请国联调停的最好时间。没有想到,日本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在过完大晦日后,立即就开始进行津浦路的疏通工作。

  国军参谋总部的预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依据。在1937年11月中占领南京后,日本参谋本部制订了“对华消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准备在整顿、补充及扩大军事实力后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尔后转为彻底的收缩态势”,并规定了占领地区的限制:“华北方面,黄河以北及山东大部;华中方面,芜湖、杭州以东的江南”。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对已经占领区进行强化统治,力图打造第二个满州国和第二个台湾,而不是盲目扩大战果,所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地要一块一块的占。

  但是,华东和华北的顺利进展,侵华日军开始妄自尊大盲目骄傲起来,认为获得全部胜利已经近在眼前,特别是以寺内寿一为首的华北方面军高级将领,因为不战而占领山东,更是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认为只要皇军所指,必定传檄而下。华中方面军在占领南京后,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的对抗,也片面认为中国军队的主力在沪宁作战时已经消耗殆尽。因此,对参谋本部的决定也同样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认为以现有兵力即可战败中国军队、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自1937年年底以来,华中和华北两个侵华方面军司令部曾多次向大本营提出,为使华北、华中连结起来进行徐州作战以及对武汉之敌施加威压、从而占领黄河南岸据点(郑州、开封等)的重要性,多次申请要向徐州方向进攻。

  日本大本营认为准备尚未充分,兵力本已不足,若再扩大战场,则兵力更形分散,对尔后作战不利,不予批准华中方面军司令畑俊六的请求。复电指出:“不要被敌引诱导致战局扩大、兵力被牵制而妨害国家全面整理整顿……按大本营既定方针,绝对不能批准。”

  华北日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和华中日军总司令畑俊六认为打通津浦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