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战余(四十八)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带了行军帐篷,莫敌一行没有去军部招待所住宿,而是在古佛堂学堂边找了一块平地驻扎了下来。古佛堂学堂原是佛寺的附属小学堂,后面学堂发展很快,喧宾守主成了主体建筑,供奉燃灯古佛的庙堂反而成了学堂的附庸。去年十月,四十八军军部搬来此地,代军长张义纯来到此处,亲笔题写校名和“西山毓秀”四个大字。学堂四周有宋代开宝年间种下的八棵臭檀树和一棵银杏树,那是一位姓赵的和尚在古佛堂大庙住持香火时,九十岁的那年特意手植,以告诫后僧要像臭檀树样的清苦,兴庙创业,更要像银杏树一样的清静,保住僧侣的本色。

  僧侣有僧侣的本色,军人也应有军人的本色,望着张义纯的墨宝,莫敌沉默了。张义纯的墨宝并不出色,中等偏上,过于追求军人的锋芒,反而显得不够中庸。莫敌对书法的理解是具有个人特色,在个人特色中只要反衬出传统道意,就是好字,张义纯的这四个字个人特色是够了,书法的道意反而落了下乘。

  沿着学堂走了走,周围的千年臭檀树,虽不十分巨大,却是当年赵和尚所手植,算算宋开宝年到今,已是千年,若是当年留下,也算是一景了。臭檀,也称吴萸,深秋落叶,光杆度冬,一岁一枯荣,春天一到,便能抽出新芽,六七月开花,九十月结果。种子黑色,具光泽,性大热,可入药,是吴萸当归丸、木瓜吴萸煎两剂汤药的主要成份。唯一的那棵银杏树却十分巨大,高达十丈,腰围三丈,枝干张牙舞爪,很是威风。莫敌围绕古树走了几圈,吟诵着庙堂侧面赵和尚留下的诗:“陈桥告捷隐空门,古佛堂中念佛经;李广功高堪是梦,子房修道济生灵。”这位赵和尚应该是一位宋朝的皇室子弟,或者还曾参加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兵变成功,杯酒释兵权,他便遁入空门来到这里诵经礼佛,不求李广功高,只愿效仿留侯,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静居行气,广济生灵。作为军人,他并不认可这位赵和尚,面对外族侵略,正是我辈奋勇杀敌之时,即使血尽沙场,亦为善终。他更欣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为边疆稳定而挺身出征,虽五次大战,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最后因失道误期,含恨自刎,却留下了千古英名。自己也是一样,只求杀敌,不求建功,至于功高与否,且留予后人评说。

  从庙堂出来,莫敌回到学堂侧面的驻地,正想钻进帐篷等开饭,却被人一把搂了个正着。

  莫敌扭头一看,笑了,是李柏成,四十八军炮团团长李柏成。

  “老大,大不够意思了,到了军部,竟然不找我。”李柏成叫道:“三天前看到通知你来军部的电文,就开始翘首以待,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