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二章 抉择_厂公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公为王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是三国时,孙策临终前对孙权所留下的最后遗言,也是对国事的最后一次叮嘱。

  孙策不放心孙权的能力,所以为他留下一文一武两位托孤之臣。而朱元璋同样也不放心自己懦弱的孙儿,所以也做了一番叮咛。

  “朝堂政事问方孝孺,武备军务自有耿炳文与郭英担当,以东厂与锦衣卫相制衡提督天下。”

  这是朱元璋为朱允炆的朝堂所定下的基调,他自信,只要按照朱允炆按照他的话去做,哪怕他真的没有能力,哪怕他做个醉生梦死的昏君,朱明天下依然会稳若泰山,万年不朽。

  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发展到了今天,龙椅上,朱允炆却猛然发现,一切都以脱离了掌控,也脱离了皇爷爷的布局。

  堂下,郑志忠领着儿子和所谓的忠臣遗孤口口声声要他这个皇帝主持公道。

  公不公道的只是朱允炆一句话,他可以说,也可以不说,甚至可以说一声“容后再议”,用一个简单的拖字诀将这件事慢慢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小事化了的最后结果,恐怕这郑家连带那小孩都会死,死在东厂的手里,可朱允炆并不那么在意。为了朝局的稳固,也为了与徐如意的兄弟情义,他愿意,也可以对郑家几百口人的性命视若无睹。

  他应该这样做的,可朱允炆阴沉的目光,却让人知道,他在思量,在斟酌。

  他是帝王,所以他有资格沉默,可他不明白为何这堂下文武也是如此?

  解缙仍然跪在地上,双目微垂看着身前三尺处的片片青砖。

  兵部尚书茹瑺端着酒杯,就那么端着,不喝,也不放,目光看着桌上的菜肴,好像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礼部尚书,刑部侍郎,一个个动作僵硬着,有的直接装作喝醉了酒,趴在桌上一动不动。

  文官如此,武将勋贵们呢?

  朱允炆看过去,一个个方才还是一副英雄好汉的豪迈样子,如今却跟见了苍鹰的鹌鹑家雀,缩着脖子,视线游移,甚至连敢与他对视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朕的朝堂?这就是朕倚为巩固,治理天下的文臣武将?

  适度的党争有利于皇权的稳固。这个道理朱元璋教过朱允炆,所以朱允炆默许了阉党的存在。

  阉党可以存在,但总应该还有一个反对的声音,哪怕只是轻轻的一声也好啊?

  朱允炆在疑惑,终于,后知后觉的看向左手边最前列的方孝孺,却刚刚好的错过了他对一众“清流”的那个轻微的摇头与凌厉的眼神。

  朱允炆失望了,这朝堂上竟然只有一个声音,而这个发声之人竟然不是自己这个皇帝。

  皇权,真的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中了吗?

  这便是如意给自己构建的朝廷?

  目光落在身侧垂手低目的刘喜的身上,他低着头,还是那么谦卑。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