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7章春耕+大炼钢_重生五零之一家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亩的地,这个数字不可谓不令人欣喜。

  但是新开荒的田地肥力低,所以宋父准备在种植玉米的同时套种黄豆。

  因为种植黄豆有肥地的功效,这样一来,养个一两年,这片新开荒的土地也能成为熟田了。

  过了农历三月中旬,春耕就正式拉开帷幕了。

  此时杨秀娥正在坐月子,而李姥姥得伺候月子。

  所以,宋家照顾三小只和做饭的任务,就交给了宋晓玲。

  宋母今年也调整了养鸡厂里的工作,留下三个人值班,剩下的社员全部都放到春耕的地里。

  第一生产队里有三头牛,一公两母。

  此时春耕,他们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现在陈长山已经基本上不怎么太管生产队里的生产了,只是在大方向上面抓紧就行了。

  所以春耕怎么种?到底种什么?全部要听生产队长和村里老人的。

  而今年,第一生产队的主要目标还是以囤粮为主。

  所以,他们主要种植的还是产量比较高的玉米,而所有沙质土地则全部栽种地瓜。

  其余的,像花生和黄豆一类的经济作物,基本上是公社里要求种植多少?

  生产队里面就在要求的基础上,稍微多种一点点。

  玉米种子是去年秋收的时候就挑选出来储存好的。

  宋父他们先把基本田地种完之后,才开始种植新开荒的那四十亩地。

  此时已经到农历四月初了,宋父召集人手,把农家肥不要钱似的往地里挑。

  整整干了四天,才把这40亩新开的地给种植完。

  就这样,春耕算是告一段落了。

  可是好景不长,自从进入春季后,老天爷就仿佛忘记了下雨一般,真的是一场雨都没有下过。

  于是,社员们刚刚在家歇了两天,在干旱的天气下,又不得不认命的挑起水来浇田。

  索性,这田地离着河沟并不远,社员们挑起水来到是也能把所有的土都兼顾到。

  终于在半个月之后,庄稼的小幼苗成功的拱出了土来。

  此时不仅是第一生产队,剩下的三个生产队,因为跟着第一生产队依样画葫芦,庄稼出苗率也都算不错。

  从这以后,剩下的三个生产队,就睁着眼睛紧紧地盯着第一生产队的动向。

  第一生产队干啥,他们也紧随而上,还别说这庄稼一点一点的长的还可以。

  虽然不能和往年比,但是相对于别的村落来说还是不错的。

  就在人们刚要喘口气的时候,陈长山就在村里敲锣打鼓召开紧急会议。

  而宋父听到之后,就预感肯定是出事儿了。

  因为陈长山现在基本上都把权力放给了四个生产队长,只有公社上面有什么指示的时候,他才会着急开会。

  于是,当天晚上光明村就开起了大会,而且会议要求全体社员必须到齐。

  就这样,上到八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上能来的都来了。

  陈长山站在主席台前,开始发表这次会议的中心内容。

  “广大的社员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今天上午我去公社开会,上面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

  那就是,《工业革命》。”

  然后陈长山就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宋晓玲听着就不由得想到:是不是每一个大队长都有这样的口才啊!这完全就是给人洗脑的节奏啊!

  如果再过40年的话,她长山叔妥妥地集团CEO啊!

  紧接着就听陈长山说道:“主席说了,我们的国家钢产量要三年赶超英美,争取在下一个五年的时候,工业已达到世界领先。

  大炼钢铁,全民总动员。”

  宋晓玲听到这里就知道,这是上面下命令了,国家要发展工业,举全国人民之力也得支持。

  可是她虽然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但是她也不能说出来。

  别说她说出来没人会相信,就算是有人相信了。

  相信不出一天,她乃至她的家人都有可能会被抓去劳改。

  想到这里,宋晓玲也只能把那个疯狂的想法压到了心底。

  而这时台上的陈长山已经慷慨激昂的讲到了“为了支持国家炼钢,咱们县里也要造一座炼钢炉。

  如果谁的家里,有不用的废铜烂铁,就统一捐到大队部。

  到时候,一起上交到县里炼钢。

  这也算是咱们大队为了支持大炼钢活动,而做出的贡献。”

  搜狗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