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千秋阁,后宫失火】_穿越诸天做土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旁观。

  她说话,柔声细气,却能让人憋死。

  听说,以后,她很可能会是世子殿下的首位侧妃。

  慕容梧竹心想,也唯有这般聪慧伶俐,且,无所畏惧的女子,方能配得上北凉侧妃。

  这日,北凉王徐晓,独自一人,慢步走进千秋阁之中。

  众多丫鬟,除红薯上前施福行礼外,其余女子,介是远远站着,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是千秋阁老规矩。

  便是红薯,也未曾一路相伴。

  于她們而言,若想在千秋阁之中活得舒服,最紧要之处,并非做了什么,而是,不去做什么。

  徐骁直接去了世子殿下的房间。

  也不坐下,只是走走停停,帮着收拢屋内一些小物件。

  这屋子,实在宽敞,光线也好,以至于,便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奇珍玩物,亦不显仄。

  黄昏里,临窗的书案上,铺满了暮色余辉,泛着温暖的淡黄色。

  徐骁伸出双手,手背手心,已布满老茧。

  于书案边缘,缓缓滑过,停下后,许久没有动静,似乎想起什么,轻轻笑了笑,缩回手,双手插袖,面朝窗口,视线由屋内,投向窗外。

  徐骁转身,望向亭亭玉立,站于门口的陆家丫头,招手,笑道:

  “丞燕来了啊,进来坐,陪伯伯说说话。”

  陆丞燕,依言进入屋内,等徐骁坐下后,才拣了条绣凳,略显拘谨,缓缓坐着。

  徐骁笑眯眯道:“伯伯是忙碌命,这段时日,招待不周,回去了,可别与陆柱国,编排伯伯的不是啊。”

  陆丞燕摇头,笑道:“不会的。”

  徐骁哈哈大笑,顿了一顿,陷入回忆,感慨道:

  “依稀记得,昔日,我第一次进京面圣时,便是陆老尚书,礼贤下士,带着我这年轻武夫,一同去的金銮殿。

  如今想想,也算是,一同走的那段路。

  那会儿,我还觉得纳闷,堂堂正二品,官居吏部尚书,怎会乐意与一个才刚获勋的从六品小武官,并肩而行,不嫌掉价嘛?

  如今,徐伯伯总算是懂了。

  早就听说,上柱国懂一些谶纬青囊,如今看来,从一开始,他便在等这一天啊。

  我当时若知道,定要壮着胆子,腹诽一声,老狐狸!”

  于此刻,陆丞燕方才知晓,原来,自己家族群,与北凉王还有这么一段香火情,她抿嘴一笑,眼神纯澈,并未流露出太多敬畏,和好奇。

  徐骁语气淡了些,说道:

  “你这妮子,前脚踏入北凉,温太乙,洪灵枢,这两老家伙,便开始在京城之中鼓噪。

  丞燕,你小时候,可没少去他们两家串门吧?

  这两老头,真是一点不念旧情,老的欺负不过,便欺负小的。

  活了一把年纪,越活越回去。

  这些年,青州之地,若非陆柱国撑着大局,莫说碧眼儿使坏,早已谈不上什么青党了。

  不过,话说回来,自家人,不说客气话,老尚书若继续咬牙撑着,虽说青党还能续命个几年,但是,你们陆家,便要被温洪给压得死死的。

  青党,为老尚书一手缔造,如今,青党势大,却已摆脱老尚书掌控。

  老尚书对此,已彻底死心。

  若非如此,绝不会让你来北凉。

  如此一来,有北凉相助,青党覆灭,已成定局。”

  陆丞燕小声道:“老祖宗说,他这岁数,该享受了,是时候,该为子孙谋福了。”

  徐骁终于有了笑意,点头道:

  “老尚书做事,实诚,做人,也实诚,老夫喜欢。

  说心里话,伯伯对青党,并无太大恶感。

  那些人,要名要利,要权要官,直来直往,什么事,什么人,都往秤上丢,称出多少斤两,就卖多少钱,绝不含糊。

  和这样的人物,与之打交道,其实,并不费心思。

  温,洪,这两个老不死,于京城之中,于张巨鹿,顾剑棠,好的没学,坏的,倒是学得十足。

  青党之中,本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辅政人才,和经纬策略,不抱团的青党,哪里经得起别人闹腾,散心,便意味着散架。

  真是可惜了……”

  此言,陆丞燕自是不敢搭话。

  徐骁自嘲道:“与你说这些作甚,伯伯本想着,与你拉拉家常便可,唉,人老了,就糊涂了。”

  陆丞燕眨了眨眼睛,轻柔说道:

  “徐伯伯,你与我说说世子殿下,说些他小时候的事儿吧。”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