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第 82 章_纸上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严复以来,华夏人便开始了‘放眼看世界’,知识分子接触的外国历史知识不比任何人少。雪兰想明白这点后也就不再纠结了,放大了胆子,直接刊载了后续的八个国家。

  整个版面都只刊载,不过几天功夫,她半年的心血就全部面世了。雪兰自觉完成了一件大事,心情舒畅,还高高兴兴地跟李氏出门听戏呢,傻甜白的她不知道,真正的山呼海啸来了,一时的风平浪静不过是海啸前的退潮而已……

  一觉醒来,雪兰发现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评论一件事——。

  最初一篇葡萄牙的科普几乎没有打响任何水花,然而当九篇‘大国崛起’一同面世的时候,水花变成了巨浪,铺天盖地汹涌而来。

  这浪潮来的太过凶猛,以至于雪兰都有点懵了,她甚至看到某张报纸用整个版面来评析这部。

  评论一共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普遍认为受到了震撼,把雪兰和这部著作抬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第二阵营,人数非常多,他们认为雪兰在著作中的一些实例有臆造和谎言的成分在,因为在任何当下的资料文献中都从未见过类似的说法,认为雪后山岚编造了一部,却当做科普介绍来愚弄大众。

  第三阵营,人数也众多,但是态度普遍非常强硬,简直是从头到尾否定了这部著作,不仅仅对雪兰指责辱骂,还给她扣了很多顶帽子。

  然后这三大阵营就开始吵了起来,简直吵得轰轰烈烈,前所未见。

  要知道雪兰只是写了一部科普外国历史的著作而已,但哪怕是说明文,也少不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倾向性,更何况雪兰是以一种闲话历史的角度来论述的,自然也少不了鲜明的倾向。而且只用几万字来描述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各种认为雪兰不够客观甚至别有居心的评论就冒出来了,甚至用一些比较恶意的角度来故意揣测。

  反对者自然不满,大加驳斥,双方你来我往,一开始还是在争论,后来就上升到了政治体制、民主自由、经济政策等宏大的论题上来了,这些也是民国时期华夏人日常就在争论的话题,只是这次争论的格外激烈而已。

  许编辑急急忙忙找上门来,对雪兰说:“只是一篇普通的科普而已,咱们发稿前也再三校对,没有什么过分的内容,怎么会吵成这样呢?”

  雪兰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天我们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历史不需要煽情,真实的历史就足够撼动人心了’,所以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什么,真实就刻在那里,任谁都无法扭曲。那些站出来狂吠的人,无非是是害怕人们触及真实后,会站起来反抗错误的秩序,因而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罢了。”

  雪兰发了一顿深刻的感慨,而许编辑却没有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