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五章 温故知新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积极主动去做。

  商道能有什么用互通全国有无,降低商业成本,节省国库开支。

  并不是要说服谁,也无需说服谁的时候,狄仁杰想知道,告诉他答案便是,无需赘述。

  这在其他人眼中,自然是有些另类,又十分霸气的。

  李和不解释。狄仁杰又不是直接讲授这些问题,而是来问他答案,他又何必委屈自己,强求一个狄仁杰满意的答案

  就是这么自信。

  狄仁杰也不强求。

  他在课堂讲述了许多东西,从民生农桑,到大国外交,他将毕生所学所历浓缩在短短的课堂之中,期望能将这些传递给大周的未来们。

  就算他们后不一定有出息,不要在大的问题犯糊涂,做国家的罪人就好。

  可学堂中许多人是无大志的,他们只想蹭一蹭狄仁杰的学生这个名声,听过他的课,仿佛就能与府中其他兄弟区别开来,尊贵与低下的不同。

  许多问题,沈三问和公主从没有和李和讲过,可他们在的府邸,总有许多能人会将他们的意志和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记下来,小少爷问的时候,在传递下去。

  就算他们不理解沈三问的解释,分不清是否合理,都会记下来。

  这就是李和的成长环境,长期受父母熏陶形成的思维定势。

  无论狄仁杰怎么教,都没办法改变。

  而狄仁杰,是在给许多人授课,分神教学许多人的况下,不可能将自己的意志灌输给某一个人,特别是这个人还很抗拒。

  这是狄仁杰在上第三天课的时候发现的。

  这是个有主见和定力的孩子。

  所以,他改变了授课方法,变成尽可能多的描述社会和国家大事。

  对不知道的事,大家开始觉得新奇,后面只觉得无味。

  突厥人吃什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吐蕃的气候和高原又与他们何碍,难不成还会去旅行

  虽然心里知道这些很重要,李隆基也很想听,可是,听一遍他真的是过耳既忘。枯燥乏味,又没有关键。他只能摆出一副认真听得样子,其实什么都听不进去。

  李成器也记不住,只能感叹天下之大,然后默默拿起笔,记录下来,课后也会给李隆基随去一份。

  最轻松的就要数李和了,有时候他在一旁玩耍,父母就在讨论这些事。崔玄宋璟这些人,也会隔三差五就来商议,狄仁杰说的他都知道一些。

  这一遍,只当是系统整理以前学过的,查漏补缺和温故知新。

  学堂里也有些人,在了解相关事的时候,会踊跃的剧透。

  不过李隆基兄弟二人,实在没什么办法,这是他们的薄弱项,家族的影响无处不在。

  只能趁着这学习的时光,好好听听狄仁杰的分析,了解先烈对外族的态度和手段,认真了解大周以前和以后的土地。

  李和在课堂也属于要睡着的那波人,不是狄仁杰不断地打断、提问,他一定能睡着。

  几天之后,他的态度,还是引起了狄仁杰的强烈不满。

  我辛辛苦苦整理教授,你在下面昏昏睡,你对得起我,对得起你的份吗

  子不教,父之过。

  狄仁杰再一次怒气冲冲的走进公主府。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