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毕其功于一役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因为这些灾祸便要退耕还林?

  这么多年大周不也过来了吗,百姓还日渐富裕。

  关键那些耕地要还林呢?

  朝堂出声的人立刻又能分成两半,一种是听不懂或者不认可沈三问的道理的,另一种是认可但不愿意听懂的。

  大家心里明镜似得,无论天灾人祸如何剧烈,他们能受到什么样的波及?

  就算真的战乱四起,居洛阳之重,性命财富当时无碍的。

  人活最痛苦的事是什么?自然是钱没了名没了利没了。

  当然朝堂也不尽然是一些自私自利之辈,可若当众支持沈三问,以后同僚的小鞋,他们便受不住。

  自己吃亏,还要受人冷眼,谁干啊?这部分人都选择了缄口不言。

  所以,出声的人异口同声。

  他们反驳的程序也很严谨。

  “驸马爷之说,尚未得到证实,旱灾之事还有待调查,还有洪灾呢?”

  “若是旱灾确实与森林有关,的确是该造林以生息。但历来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土地减少,粮食收入变少,难免引起民众慌乱,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还林开支甚大,国库用度皆有考量,恐怕只能支持小规模实行。”

  “朝廷造林,难以遏制刁民毁林,如今大家都视林木为柴火,保护尚且不足,造林又有何用?”

  众人三言两语,道尽了其中的难处。

  说的还很有道理,句句为了你为了国家考虑。

  总结起来便是不可以,不支持,不乐意。

  沈三问也无心与他们争辩,他们不支持固然有私心,最重要的原因不过是皇帝没有下决心,有操作的空间。

  今上虽不如高宗独断,乐意问群臣意见,决定的事却还是少有人敢反驳的。谁真正的与皇帝对着来,来俊臣的刀下一刻就会戳上去,虽然如今和平岁月不至于人头落地满门抄斩,罢官抄家再正常不过。

  宰相一年都能换数人了,十年苦读谁愿意灰溜溜还乡。

  英明君主独裁体制下,只说服一人便好。

  武则天听着群臣议论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若造林能减少天灾,对于大周统治和天下百姓都是好事,那是必然要执行的。这群人心里明白却在这里推三阻四,真当她是昏君了?

  遂怒道,“沈三问,你可知罪?”

  沈三问恭恭敬敬的回道,“臣不知。”

  武则天将奏折交于群臣传阅,奏折中写明了历来天灾地附近的植被变化,旱灾可是从未发生在南部森林繁茂的地方。

  以北部崎州为例,原本万里沃野,如今却灾害连连,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附近几座山头全改了稻田,十数年下来,早已成了荒山,无法耕种。

  奏折中没有分析他说过的道理,却写明这不是单个人的问题。

  沈三问也不等大家传阅,开始解释起后面的问题来,“洪灾是多雨之地,地面水量饱和,雨水无法渗透地下。树作用也有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