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五章 《探索》_学霸的科幻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把持着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特别是西方的顶级期刊,更是一骑绝尘。

  二战结束后,英文更是成了学术界的通用语言,几乎所有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都是用英文发表的。

  《自然》、《科学》这两大顶级期刊就不用说了,它们旗下的很多子刊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超一流水准。

  此外,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细胞》、《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刊物。

  物理学领域,有《现代物理评论》、《物理评论快报》等。

  数学领域,有以《数学年刊》为首的四大顶级期刊等等。

  化学领域……

  ……

  各个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基本上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

  也就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学的快速发展,国内才渐渐冒出了几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其中知名度最大的莫过于由中科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

  作为中国首个英文版综述性期刊,《国家科学评论》自2014年创办以来,影响力逐年上升。

  影响因子由创刊时的,到如今已经突破了20。

  即使在全球综合性期刊中,也是排名前五的存在。

  唯一的有些遗憾的是,因为西方学术话语权的问题,这份期刊主要发表中国各学科的代表性科研成果为主,很少发表国外学者的论文。

  而且这份期刊本身的宗旨便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主要目的,还是在吸引国际科学界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增加中国重要研究成就在国际科学界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在庞学林看来,如今的期刊生态,并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学术地位。

  一方面,学界里各个学科的顶级期刊都有自己的圈子。

  如果你从没发过顶级期刊的文章,同时你的论文合作者里也没有发过的,那么你在这个期刊上被录的概率极小。

  除非你的文章的水平实在远超该期刊文章的平均水准。

  然而,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平均水准能有多差?

  学界就和武侠里的江湖有点像,是一种类似于门阀共和的松散组织,而顶级期刊的文章则是该组织的核心利益之一。

  所以对于“圈外人”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是肯定有的,毕竟发顶刊文章对评职称,申经费等切身利益都有直接影响。

  因此,作为中国学术界的头面人物,庞学林需要一个能够为中国学者服务的顶级平台。

  这就是他希望创办一份全新期刊的原因。

  通过这份期刊,增强中国学术界在全球的话语权。

  而且作为一个能够穿梭在各大科幻世界的幸运儿,庞学林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以及自己手下的团队,做出的成果将会越来越多。

  迟早有一天,钱塘实验室、江城高等研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