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钱的买卖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画的图纸工匠没看懂。

  铁匠工师诚惶诚恐,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你过来。”刘襄招招手,指着图纸给他解释:

  “这是一个给土坯塑形的模具,由两个部分组成,这里是个没有底的圆筒,里面有十二个小指粗细的立柱,圆筒外面箍着一个四尺长的把手,另外这个是个能自如进出圆筒的莲藕形状的铁片,铁片上面连接着一个从圆筒的另一侧小孔中穿出来的把手,是为了方便把土坯从圆筒里面推出去。”

  见工师还不明白,他开口问到:“这里有藕吗?”

  “有。”

  “去拿一个过来。”

  工师慌忙跑出去,不多时拿着一根三尺多长的藕,气喘吁吁的回来了。

  刘襄掰下来一节,削去两头,只留下三四寸高的中间一段,跟工师说道:“这种样子的,直径五寸,高四寸的土坯,中间十二个孔洞,怎么做模具你自己想去吧。”

  有了实物,虽然尺寸不符,但工师已经弄明白了,拿着图纸急急忙忙的去做样品。

  蜂窝煤的生意,前景挺不错的,燃料这种消耗品是个大市场,它的成本又很低,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最繁琐的一步就是把煤砸成碎末,其实也可以用碾子或者用石磨。

  汉代采煤都是人工,采出来的大多是块煤,上好的都选走了,就剩下碎渣。

  以八份煤,两份土的比例,再加入少许石灰,加水搅拌和泥,像打土坯一样,用模具压成直径五寸,高四寸的蜂窝状煤饼就完事了。

  加粘土是为了塑形和延长燃烧时间,使火焰温和,还能阻止煤灰散落。加石灰是为了还原硫。石灰加水就成了熟石灰,成分是氢氧化钙,点燃后与硫反应成为硫酸钙和水,能去除二氧化硫的呛人烟气和硫化氢的臭味。

  推广蜂窝煤不是想赚多少钱,是为了给商队找一条财路。

  他麾下的商队已经开始分流,做得大的,已经走出幽州,用牲畜、盐、陶器、优质皮毛,开辟了南方商路,换回了粮食、生漆、丝绸、漆器等等商品,利润不小。

  特别是近海贸易,大把的赚钱。

  可还有很多人,他们本钱不足,人也老实,家中子弟也没立什么功勋,他们没有得到多少紧俏的商品,仍然在家门口挑担子,这种小货郎也就勉强糊口。

  刘襄想找几条财路,让老实人也能赚钱。

  蜂窝煤这种有需求,能长久做下去的生意,需要吃点苦出点力,正适合这些人。

  都是军属,不说一碗水端平吧,总得想点办法,让他们共同富裕。

  模具很快就做好了,对于这些手艺精湛的匠人来说,最难的是理解刘襄的思路。

  煤也不缺,早就有人砸成了细碎的粉末,直接加土加石灰再加水搅拌均匀,刘襄全程就是动动嘴,十几个煤饼就做成了。

  拿到火炉边烤干,其实可以自然阴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