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七章 继续东进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涣出使将近四个月了,虽然没能劝说扶余出兵高句丽,可稳住了扶余王尉仇台,让其没有和东鲜卑、高句丽一起出兵,否则辽东的战事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试想一下,如果四路全部出兵,他们就不用防备身边的强敌,自然没有后顾之忧,战略必定大胆,安平军各部左支右绌,难以抵挡,十几万联军攻入辽东,必定打成一片烂摊子。

  刘襄别说抄鲜卑人的后路了,腊月就得顶风冒雪的支援辽东,甭管能不能胜,辽东的损失小不了。

  哪能像现在这样御敌于境外。

  关羽在番汉挡住了乐浪,阎柔把鲜卑人挡在阳乐到昌黎一线,高句丽陈兵玄菟边境不敢前进,杨槯率兵抵挡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扶余抄他们的老窝。

  若是扶余、高句丽同时出兵,双方都没有顾虑,杨槯未必能挡得住两线夹攻,单单高句丽的兵力就是他的五倍,左军都来不及支援,阎柔所部也没法安心的与东鲜卑对峙,更别说追击三百多里。

  有时候真的就差那么一点压力。

  此战,袁涣居功至伟。

  发信让他回返玄菟,是考虑他的人身安全,刘襄不准备回辽东,此地向北四十余里,再顺着大辽水东进四百里就到了扶余的边境,沿途毫无阻碍,他要带着骑兵过去转一圈。

  倒不是真想打扶余,高句丽四万大军还在玄菟边境,南边还有乐浪的三万人,现在不是打扶余的好机会,就是吓唬吓唬他们,打消他们没必要的小心思。

  携大胜之威震慑外国,这是一种军事手段。

  万一尉仇台脑抽了,见到东鲜卑覆灭,觉得没有安全感,砍了袁涣的脑袋取信高句丽,与其火速结盟怎么办?

  谨慎一点,没什么坏处。

  他喜欢把事情做在前面,事发之后再痛心疾首,哀伤悼念什么的,那不是他的风格。

  预先制定计划,平平稳稳的推进事态发展,让一切都条理分明,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状态。遇事不决莽一波,虽然看起来热血,但其实是短智的行为,容易成为炮灰啊。

  看着信使没入夜色之中的身影,刘襄收回思绪,检视这次战斗的不足,以期下一次能做得更好。来到汉朝四年了,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成长了起来,现在还算不错。

  这是个大争之世,不成长,会被拍死在沙滩上的。

  这次战斗是在正午之后发起的,鏖战将近两个时辰,又追杀溃兵二十里,战斗结束的时候,已经入夜。

  时间有些紧,夜色为逃兵提供了掩护,具体逃走的数字还没统计出来,但数量肯定不少,他其实可以再前行十里,提前一段时间接战,那就从容得多了。

  突袭不用考虑,这里的沙漠地形平坦,一眼能看出去十里地,实在是没有偷袭的条件。至于夜袭,他从头到尾就没考虑过,用中军的精锐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