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省之一 门下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人一提荀彧,第一印象就是尚书令荀文若,或者尊称一句荀令君。

  再深入了解一点的,就是出身颖川荀氏,是曹操麾下颖川士族的领袖。

  但现在站在刘襄面前的荀彧,还没有成长到那个地步。

  不可能一出仕就任命为尚书令吧?再说了,刘襄也没设立尚书台这个机构,所以,荀彧被他任命为骠骑将军府主簿。

  他的两个亲兄弟也没放过,他哥哥荀衍,被征辟为将军府谒者,他弟弟荀谌,被征辟为将军府参军事。

  荀衍字休若,在曹操麾下任职,前期没什么记载,老曹搬到邺县的时候,被任命为监军校尉,都督河北诸军事,这位才是专门为曹老板看家的人。

  荀谌字友若,是袁绍的谋士之一,逼迫韩馥让冀州,就是荀谌的谋划。

  因为荀彧的光芒太盛了,所以他的两个兄弟就变得不怎么亮眼,其实这两人也是很有才能的。

  荀彧家是亲兄弟三人,族兄弟很多,他父亲那一辈是兄弟八个,再往上数,亲戚更多,颖川荀氏太大了。

  他这次搬家,只带了他爷爷这一枝,叔伯兄弟及其家眷、随从百十多号人,部曲、佃户都没带。

  因为田产、部曲不多,乡人也不愿意动迁,荀彧就都给卖了。

  颖川的士族多,自然每家的田地都不会太大,荀氏是荀子的直系后裔,属于经学世家,不像地方豪强那般重视田地、部曲,他们的立身之本是书籍、学问和出仕之后的政治权利。

  刘襄要建书城这事,其实是触碰到了他们家的利益,但荀彧不在意。

  他们家老祖宗荀子就是著书教学散播学问的,祖上也有不少人把家学教给别人,他爷爷和他叔叔也是愿意著书教学的。

  他只觉得专门建个城池,用来藏书、读书,真是有魄力,且重视文教,并非穷兵黩武之人,心中反而高兴。

  荀彧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刘襄的勇武之名太盛了,往日的战绩太有误导性。

  坊间流传,他可是身高一丈,腰大十围,拳头上能站人,胳膊上能跑马,吼一声,羌氐落魄,瞪一眼,胡夷丧胆的主。

  没见过的,谁都不信他身高只有七尺六寸,身形偏瘦,略显文弱。

  这形象,跟传说中的常胜将军丝毫不符。

  荀彧在颖川和洛阳的时候,没少听到刘襄的传闻,这次在幽、冀游历,也没少打听民间关于他的评价。

  两极分化,众说纷纭。

  根据他的分析,爱兵、爱民是肯定的,军心民心皆归附,善战不用说,那是有目共睹的,对敌人是真的狠心,对豪强大族也是真的厌恶。

  其他的还要慢慢观察。

  他不但在认真分析刘襄这个人,也在分析刘襄治下的地盘,自己不是来混俸禄的,想献计献策,得先了解主君的性格和势力的状况。

  可这两样都与众不同,他需要时间,所以,两

  请收藏:https://m.luem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